第4章
黑色帕萨特安静地趴在崭新的水泥院坪上,光滑的车漆倒映着二楼窗户透出的暖黄灯光。
屋里飘出饭菜的香气,混杂着新家具淡淡的皮革和木材味道。
刘开强刚把最后一件快递——给母亲买的智能足浴盆搬进屋,门口就传来刹车声,夹杂着小女孩清脆的叫喊。
“舅舅!舅舅!”
刘开强一回头,一个扎着羊角辫、约莫五六岁的小丫头像颗小炮弹似的冲了进来。
一把抱住他的腿,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的。
这是大妹妹刘开萍的女儿,妞妞。紧接着,大妹妹刘开萍和妹夫李建军也走了进来。
刘开萍手里拎着条用草绳穿着的、还在扑腾的大鲤鱼。
“哥,知道你搬新家,给你带条鱼,祝你年年有余。”
她脸上带着笑,眼神却飞快地在焕然一新的屋子里扫了一圈。
从光洁的瓷砖地、宽大的沙发、锃亮的电视,最后落在那台崭新的对开门大冰箱上,眼底闪过一丝掩饰不住的惊讶和复杂。
李建军跟在后面,手里提着两瓶本地酒,笑得有些局促,喊了声“大哥”。
“大妹,建军,来了。”
刘开强弯腰抱起妞妞,掂了掂,“妞妞又重了!快进屋,外面冷。”
“哥,你这……真是鸟枪换炮了!”
刘开萍终于忍不住,把鱼塞给旁边的李建军,走到客厅中央。
伸手摸了摸那台巨大的液晶电视屏幕,又按了按沙发。
这比她家里还好。
“啧啧,这得花多少钱啊?
妈说你把债都还清了?还买了车?”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巨大的好奇和一种近乎探究的兴奋。
“嗯,运气好,中了点钱。”
刘开强放下妞妞,语气平淡,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纠缠。
“中了点?妈说好几百万呢!”
刘开萍的声音不自觉地拔高了些,眼睛更亮了。
“我的天爷!
哥,你这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这下可好了,咱妈总算熬出头了!”
虽然刘开强的钱是他的钱,但是作为妹妹,多少还是可以沾点光的。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人之常情。
哪怕是亲妹妹,心里也有小算计。
正说着,院门外又传来一阵自行车铃铛声。
小妹妹刘开慧背着书包,像只轻盈的燕子一样跑了进来。
她刚上小学五年级,正是青春洋溢的年纪。
看到焕然一新的家和客厅里的大姐一家,先是一愣,随即欢呼一声。
“哇!大姐!姐夫!妞妞!
哥,咱家真变样了!这沙发好软!”
她书包都来不及放,就扑到那张宽大的按摩椅上,好奇地按着上面的按钮。
母亲系着新买的碎花围裙,端着热气腾腾的一盘红烧鸡块从厨房出来,脸上带着久违的、真正舒展开的笑容:“都回来啦!快洗手,准备吃饭!
开慧,别乱按那椅子,贵着呢!”
崭新的圆形大理石餐桌上很快摆满了菜肴。
母亲的手艺一如既往的好,红烧鸡块油亮诱人,清蒸鲤鱼鲜香扑鼻,还有一大盘油焖大虾(这是刘开强下午特意去买的)、几个清爽的时蔬小炒。
明亮的灯光下,新买的骨瓷碗碟泛着温润的光泽。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而温馨,这是多年未曾有过的团聚。
“来,大家一起走一个。”
刘开强任由妹夫给自己倒满了白酒。
也不贵,一百多块钱一瓶,最起码普通老百姓家里不来亲戚是不会喝的。
妹夫是非常能喝的,说是在他们村可以排上前三。
平时的话在家里也好,或者和朋友聚会,同事小酌都是喝那种10多块钱一斤的酒。
这种100多块的平时真的很少喝。
“哥,我敬你。”
“一起,一起。”
刘开强对这个妹夫没啥兴趣,但是谁让自己妹妹嫁给了他呢?
桌上,妞妞啃着鸡腿,吃得满嘴流油。
李建军陪着刘开强喝了几杯,话也渐渐多了起来,感慨着大舅哥有出息了,以后日子就好过了。
刘开萍则不停的说话,言语间充满了对哥哥“暴富”的惊叹和与有荣焉的喜悦。
刘开慧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的趣事,对新家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母亲看着眼前这一幕,听着儿女们的说笑声,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她慢慢地吃着饭,目光不时慈爱地扫过几个孩子。
最后,那目光长久地落在了大儿子刘开强的脸上。
这里,大妹妹结婚有孩子,小妹妹才刚小学五年级也不急。
因此到了岁数的只有刘开强还没有结婚。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母亲放下筷子,清了清嗓子,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带上了一种郑重的神色。
饭桌上的说笑声也下意识地低了下去,大家都看向母亲。
“开强啊,”母亲开口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债也还清了,房子也收拾好了,车也有了。
这日子,总算是翻过篇了。妈这心里头,就剩下最后一桩大事放不下了。”
刘开强心里咯噔一下,隐约猜到了母亲要说什么。
果然,母亲的目光灼灼地看着他:“你也老大不小了,过了年就二十八了!
搁在村里,跟你一般大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以前……以前是咱家穷,背着一身债,没人瞧得上,也没人敢给咱介绍。
妈知道,委屈你了。”
母亲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愧疚和不易察觉的心疼。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和热切:“可现在不一样了!
咱家有钱了!卡里七百多万呢!
在咱这十里八乡,有多少敢说家里有个700多万现金的?”
她的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意味。
不过也确实,大部分的农村人家里能拿出七八万的有不少。
可是七八十万的就很少了,更不用说能拿出700多万的,每个村里都能数的过来。
“开强,你这终身大事,必须得抓紧了!”母亲的目光转向大女儿刘开萍,“开萍,你在婆家那边熟,认识的人多,尤其是你婆婆,认识不少好姑娘。
你给妈上上心,给你哥好好踅摸踅摸!
看看你婆家那边,或者她们村里,有没有合适的好闺女?
要模样周正、性子好、能持家的!”
刘开萍一听,立刻来了精神,眼睛放光,拍着胸脯保证:“妈!您放心!包在我身上!
我婆婆认识的人可多了!我回去就跟她说!保证给哥挑个顶好的!
建军,你也想想,你们厂里有没有合适的姑娘?”
她捅了捅旁边的李建军。
之所以这么积极,也确实是看着大哥没结婚着急。
李建军连忙点头:“对对,我回去也问问!”
母亲满意地点点头,又补充道:“还有,我在建材市场那边一起干活的老姐妹,也有几个家里有闺女的,条件都不错。
我明天就去跟她们念叨念叨,让她们也帮着留心!”
母亲的语气充满了急迫和不容置疑的规划感,仿佛儿媳妇明天就能进门。
饭桌上瞬间安静下来。
刘开慧咬着筷子,眨巴着眼睛看看母亲,又看看大哥。
刘开萍和李建军则是一脸热切地等着刘开强的回应。
刘开强慢慢放下酒杯。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既没有母亲和大妹预想中的羞涩或喜悦,也没有流露出不耐烦。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母亲眼中那殷切的、几乎要化为实质的期盼,又扫了一眼旁边同样充满“使命感”的大妹和妹夫。
七百多万的存款,在这片土地上,确实是一块巨大的磁石。
足以瞬间改变他在婚恋市场上的位置,从无人问津的“穷光蛋”变成炙手可热的“金龟婿”。
母亲的想法简单直接,却也符合这片土地最现实的逻辑:有钱了,就该成家立业,开枝散叶,这才是真正的“稳当”。
前世,他浑浑噩噩,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提娶妻生子。
重生归来,巨额的财富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底气,但他对婚姻的看法,早已不再是母亲眼中那种“搭伙过日子”的简单模式。
“行。”
刘开强开口了,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盖过了饭桌上的寂静。
他看着母亲,点了点头,“妈,您和大妹看着张罗吧。”
母亲和大妹刘开萍脸上瞬间绽开巨大的惊喜笑容。
刘开萍赶紧附和:“哥你放心!肯定给你介绍好的!
那赵老师家的闺女,在镇上小学教书的,长得可俊了,性子也好,我明天就托我婆婆去问问!”
她已经开始在脑海里筛选人选了。
刘开强没再说什么,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带来一丝灼热。窗外,夜色渐浓,新装的空调安静地送出暖风。
屋子里饭菜的香气依旧浓郁,家人的说笑声又重新响起,谈论着相亲、房子、车子、未来的生活。
刘开强靠在崭新的、包裹性极佳的餐椅椅背上,看着母亲因为有了新盼头而容光焕发的脸,看着大妹兴奋地盘算,看着妹夫憨厚的笑容,看着小妹妹无忧无虑地跟妞妞抢虾吃。
家的温暖真实地包裹着他。
只是在这温暖的底色下,一丝前世未曾有过的、因财富而带来的无形压力,也悄然缠绕上来。
七百多万,能砸碎债务的枷锁,能买来舒适的生活,却未必能买来他真正想要的、不被算计和“合适”所定义的未来。
路,还长。
相亲,不过是另一段征途的开始。
他放下酒杯,拿起筷子,夹了一块母亲做的红烧鸡块,慢慢咀嚼着。
味道,依然是记忆深处,最踏实的那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