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宁都司,冯胜的手笔



“哈哈哈。”

话说到了这一步,朱权见了兔子,也终于撒鹰。

这块肥肉,他就算不能够全部吃到肚子里,但也绝对要狠狠的扯下一大块,否则他还是那句话。

不甘心,而既然不甘心。

虽说并不能够违反整个大势,但在其中搞出一些小猫腻,小把柄也足以让后来居上的宋国公,冯胜有些牙疼了。

还是那句老话。

打不过你,我膈应你,打不死你,我也能恶心死你。

如此含义。

只不过此刻,宋国公冯胜显然明智至极。

一方面是这位宁王殿下和当今陛下之间的关系,另外一方面朱权在众多藩王之中,在军队之内本身就有着几分统兵的才能。

当不了三军大帅,但是当一个一军主将还是没毛病的。

否则!

朱尚炳之前也不会就这么匆匆,将攻打倭国的任务交给对方,自然也是和自家这位十七叔也有几分割不开的关系。

当然。

最重中之重的还是大宁都司,本就位于沿海一带。

攻打倭国的距离,还有方位。

不说在大明之内最为优越,但也绝对能够位列前茅,绝对算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而有了宋国公,冯胜这番话,宁王朱权开心不已。

他满了酒杯。

对着宋国公,冯胜也都是一把递去。

“今日!”

“老国公的这份大礼,我这个殿下非常满意,接下来在攻打倭国之中,还请老国公大人可要好好照顾一下,提醒一下我这个晚辈呢。”

朱权如此说道。

宋国公冯胜轻笑点头,一番示意。

双方对视一眼,宾主尽欢。

而他们两人之间的话,说着说着也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聊到了目前大明当今的天子陛下——朱尚炳。

“离开应天也是有段时日了,可否问老国公一去当今陛下最近,在应天府之内可能闹出个什么事情来?”

宁王朱权一脸的好奇之色。

他可是最明白自家那位大侄子,在没有当上九五至尊位置前搞的事情,就非常之多。

可谓是大明朝最能搞事情的人,没有之一。

而如今。

坐上了这位子,恐怕无人管束,自然是要爆炸到飞起了。

再加上自家老头子已经退而求其次,想来他这位大侄子肯定是在应天府之内搞风搞雨,让所有人都震惊非凡。

但似乎下一刻!

从宋国公冯胜嘴里所说出来的话,让这位殿下听了后却是目露几分惊喜。

“哦,是吗?”

拖着长长的尾音,宋国公冯胜轻笑一声。

接着摇头。

“那还真是让殿下失望了呢。”

“陛下!”

“最近一段时日,在应天府之内处理朝臣也是花费了太多的精力,其次宫内也即将选秀女,虽说大多数的全部交给了礼部还有后宫皇后娘娘。”

“但与陛下而言,也绝对是一个烦心事。”

“至于在应天府之内却还真就没什么其他的事情。”

“什么,不会吧?”

宁王朱权有些不太相信。

实在是他的这个大侄子,压根就不是那种安心的人。

正当宁王朱权打算再次发问之时。

忽然间,宋国功冯胜悠悠哉哉说了一句,一下子就将他内心的那本想法全都解析完成。

“再何况。”

“今时今日,在当下大明朝,最重要的事情不就是抗倭吗?陛下所有的精力几乎全都在此处了。”

“若是能够将东瀛倭国一把拿下!接着琉球小国恐怕也必将是我大明的铁骑之下,慢慢的灰飞烟灭,化为我大明的子民之一。”

“就和之前的元朝,诸多草原之上的蒙古部落不也是一模一样吗?”

这样的话语!

从宋国公冯胜的嘴里说出来,不得不说,还真就是很有道理。

至少说服宁王,朱权绝对算得上是没问题。

“对啊。”

朱权恍然大悟。

他满满的理解,双手一拍,掌声雷动。

目前的大明朝!

似乎也的确没有比倭国更重要的事情,而且矿脉包括煤气蜂窝煤,乱七八糟什么的。

当时!

大侄子他只不过是秦王府朱尚炳的一个世子殿下罢了,自然是需要弄出一些名声来的。

可到了现在他是当今陛下想要做什么,直接吩咐工部,军械所那边即可,哪里还需要那么大的动静。

朱权一手托着下腮,嘴角微微沉吟,眉目之间尽数思索。

“所以就算陛下又在鼓捣什么东西?恐怕我等人也万万不知。”

朱权微微勾出一抹轻笑的弧度,油然而生。

他一个抬头。

看着面前的宋国公冯胜,也都是淡淡一笑。

“就连老国公也都是万万没想到吧?陛下军械所之内的火器威力会这么强大。”

宁王朱权这么一说。

宋国公冯胜哑然失笑。

他的确是没想到。

冯胜眼神之中闪过一丝追忆之色,更完全没想到这才过了四五个年头而已。

大明朝的火器居然,已经能够轻而易举的改变一场战争的胜负走向了,到了今时今日更是成为大明朝朝外不断扩张的最好利器。

而那些利器。

至少和原本的大明精锐之中的精锐一番抗衡的话,即便是由他这个知兵之人,战斗经验极其丰富的宋国公。

一番带领,能够达成的概率也不足十分之一。

单单这一点,足以可见军械所之内火器的恐怖之处了。

“是啊!”

宋国公冯胜回过神来,发自内心的感慨着说道。

“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陛下正值壮年,我大明朝朝外不断扩张,终将成为真正的天朝上国比之那所谓千古一帝大唐李世民,或许都还要再光芒万丈。”

不知从何时开始。

原本的秦始皇,渐渐的已被李世民所取代,到了后代诸多朝代之内,即便是天子的书房,似乎也都是将李世民当做了榜样。

而这样的例子,在之前的元朝包括目前的大明朝也都是一般无二。

在没有见识到军械所之内的那些火器,以及攻打倭国东瀛这样的一幕,宋国公冯胜的的确确承认朱尚炳的诸多神奇天马行空的想法。

但也依旧不会将对方和千古一帝李世民相提并论,同日而语。

实在是对方的功绩,的的确确能够称得上是一句!

卓越。

更是颇有几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能。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