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君心难测
他离开肃宁城来到敦阳,全因天子一封书函,来到敦阳后,天子召见,赐予官职金银,何等宠信,可是为何这天子竟然会下这样的命令,分明是要自己去赴死。
叶长云满意地看着目露震惊的弟弟,讽刺地笑了下道:“这都是因为咱们昔日的主子——朝阳公主。”
此话一出,叶潜顿时皱眉,恍然心间已有所悟,便不再言,只低头不语。
叶长云却不允许自己的弟弟逃避,直接道破:“传闻皇上和朝阳公主自小一起长大,情义颇笃。朝阳公主身边侍奉主子年余,看皇上是对不满,可是碍于朝阳公主情面不忍直接射杀,所以才为设下陷阱,害性命。”
叶潜唇边扯起一抹无奈,不过他却没反驳。
叶长云继续道:“当今皇上年纪虽小,可是心思极为深沉,绝非常所能揣度。他为设下陷阱,一则是欲取性命,二则也是试能耐。若是死于沙场,他便如了心意,若是万一得幸没死,那便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将才,他正好得一良将,重用于。”
叶潜沉默半响,终于抬眸问道:“可是若是战死沙场,他又如何扶持外戚,为煦儿壮势,难不成?”说到后面,语音走低,眉头紧皱。
接下来的话,他不忍说。
叶长云却冷笑一声,点头道:“若不了,或许肚子里的孩子也保不住了。就算侥幸生下来,自然也是愚钝之辈,不堪立为太子。”
她目中浮现凄凉:“到时候,自然有王美李美或者陈美补上来,为他生儿育女。左右他尚且年少,又没了善妒的皇后,从此后夜夜笙歌,要几个子嗣却是不难。”
说到这里,她话音一转,盯着自己的弟弟道:“所以,叶潜,要记住,从此后要远离朝阳公主。虽说她曾是咱们的主子,咱们要敬着她,可是到底如今身份不同于往日,们也不必惧她,只是少打交道便是。”
叶潜听到这个,目中难辩,也不答话。
叶长云叹了口气:“潜,已经为物色了一个姑娘,她的父亲是握了实权的长乐候,已经托打听过了,长乐侯和夫对这门亲事很是满意的。如果听话,们能和他家结为亲家,从此后们便是又多了一份凭仗。”
叶潜皱眉:“姐,不行,不同意。”
叶长云无奈道:“难道就不能听话一些吗?”
叶潜的手动了动,握住腰际的剑鞘,手里细细地摩挲,默了一番终于道:“姐,可以上阵杀敌建功立业,为们家博取荣耀,但是要拿自己为筹码去攀附姻亲,这做不到。”
叶长云闻言气结:“现倒是有了骨气摆起了架子,那当日肃宁城,怎么就可以以色侍公主呢?”
这话一出,叶潜脸色陡变,叶长云马上后悔自己的话,可是说出了便不能收回,只好去拉叶潜的手:“潜,当以大事为重,不要让母亲和姐姐担忧,若是再不同意,母亲怕是要亲自找痛哭了。”
如今叶嬷嬷也来到肃宁城,供养大哥叶长军府中。
叶潜却眉目坚定,摇头道:“姐,便是母亲来说,也不愿。世间女子,一概不爱。”
叶长云当下知道硬劝也不是办法,便不再逆他的心思,不过暗地里却迅速找了叶嬷嬷,令她劝说叶潜。于是叶嬷嬷带了已是她贴身丫鬟的素衣前来,日日规劝啼哭,只弄得叶潜头疼不已,几乎不敢归家。
而与此同时,朝阳公主和淮安候的大婚举行,婚礼由太后亲自主持,隆重风光,一时之间敦阳城传为佳话。世皆知昔日朝阳公主行为放荡广蓄面首,只等着看这淮安候以后如何自处,可是谁知道朝阳公主自从婚后,竟然举止端庄恪守为妇之道,养府中极少出门,偶尔进宫前去侍奉太后,那也是一身深衣素净典雅高贵端庄。据传淮安候和朝阳公主鹣鲽情深,淮安候时常与公主携手花园湖边走动,两个敬爱,羡煞旁。
消息传到皇上面前,皇上先是皱眉,而后大笑,抚掌对一旁的皇后长云道:“阿姐之前遇不淑,如今能够与侯爷举案齐眉,朕亦为她高兴。”
皇后长云笑得柔情似水,一旁道:“恭喜皇上,总算是放心了呢。”说着这话时,叶潜也正好侧,当下叶长云便看了眼自己的弟弟,只见弟弟脸色虽如故,可是握剑的手分明紧了几分。
她笑了下,温声道:“皇上,瞧潜,他年纪也不小了呢,总想着让他快些成亲,可是他却是个倔性子,又自傲得很,眼光挑剔,一定要帮好好看看,哪家闺秀合适?”
皇上闻言,笑着抚皇后长云的背,朗声道:“皇后放心,早看中一位贵女,年不过二八,生得恬静贤淑,兰心蕙性一定堪配们叶小将军。”
长云闻言大喜,忙问是哪一个,皇上却道:“长乐候之女,昌义郡主,长云以为如何?”
叶长云听了这话,却是心惊,原来皇上早已知道自己的打算,不过她此时也能强掩下惊疑,忙笑道:“皇上能看中的,自然是极好的。”说着对叶潜道:“叶潜,皇上亲自指定的女孩儿,总能看得上吧?”
皇上颇有兴味地望着叶潜,笑等着他的回答。
叶潜皱眉,上前单膝跪地,坚定地道:“皇上恕罪,叶潜不想娶妻。”
皇上挑起浓浓的眉,如鹰般的深眸闪过一道光:“为何?”
叶潜沉声道:“好男当先建业再成家,如今大炎朝北有狄虎视眈眈,南有蛮夷作壁上观,天下不平,叶潜怎敢成家?”
皇上审视叶潜半响,忽然仰头大笑,笑声震得一旁的叶长云暗暗心惊。
这少年皇帝笑毕,竟然从龙椅站起,上前亲手扶起叶潜:“叶潜,朕没有错看,将来必成朕的肱骨之臣。”
说话间,赵彘洒然回首,对自己的皇后长云道:“长云,看到了没,这阿弟,有如此志向,实乃朕之幸,大炎朝之幸!”
叶长云见此,面上连忙笑着附和,可是心中却是叫苦不迭,谁都知道叶潜不过是借故推辞罢了,可是偏偏皇上就喜欢听这一套,如今有了皇上这句话,以后再逼着阿潜成婚可就是更加难了。
=============================
秋去冬来,转眼已是除夕,敦阳城内外一片热闹,当今太后所居住的长寿宫也是张灯结彩,舞狮舞龙各种把戏轮流上演,名门贵女贵妇,各地王侯的家眷纷纷成群结队来向太后请安。
此时已经大腹便便的朝阳公主穿着一件素白色的长锦深衣,外面披着郡王献上的无一丝杂毛的金丝白底大髦,抱着锦绣递上来的黄铜镂空雕花暖手炉,脚下踏着同款的暖脚壶。光是看这身穿着配置,便让觉得暖意融融,更何况如今身处的是当今天子特意为皇后所造的椒房里,墙壁都是用花椒花粉末刷过的粉红色,本就是世间一等一的暖室。
饶是如此,太后依然旁边对着朝阳公主絮叨:“平日回家,一定要让侍女们注意,不能凉着,这时候受了凉,那是要受一辈子苦的。”
朝阳公主自从有了身孕之后,少了许多早日的凉薄,对父母曾经的不满也渐渐融化,偶尔来到太后这边侍奉,听着太后絮絮叨叨的话语,竟然感动莫名。此时她听到太后这么说,淡声道:“太后,知道的。”
一边作陪的是郁太妃和顺义公主,郁太妃盯着朝阳公主浑圆冒尖的肚子,分外羡慕:“太后,还是您好福气啊,当今皇上才得了个小太子,阿瑾这眼看着也要生了,真是双喜临门呢!”
王太后对此也是很满意的。虽然这个女儿遭遇了许多的不幸,之前又莫名地死了丈夫,可是现还不是夫妻和睦大着肚子,再者如今皇上又孝顺,又治下有方,将个大炎朝诸位王侯都牢牢捏手里。她想起这些,还有什么不舒心的呢?唯独需要操心的事如今也就是保养身体长命百岁,等着将来儿孙满堂百官来贺。王太后听着郁太妃的欣羡夸赞,也不由得想起当年她和郁太妃一起进宫又一起盼着生儿子的时候。当初幸亏她家彘儿机灵,早生了那个把时辰,要不然现是什么情况还不一定呢。
王太后想到这里,对郁太妃也有了种胜利者面对失败者的同情,拉着她的手安慰道:“也不错啊,虽说河西王不身边孝敬,可是阿烟向来恭顺细心,可不像阿瑾那般没心没肺地让头疼,还得这老家伙惦记着她。”阿烟是顺义公主幼时的闺名。
郁太妃听到这个,却是皱起眉头:“太后,有所不知,就是阿烟,最近实让头疼,正想求您这事呢。”
王太后听了颇为诧异:“这是怎么了?有事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