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今日叙旧
——————————————————大周王朝演绎————————————
人物:涵才人?孛儿只斤红玫瑰,大理寺卿夫人冷潇然
类别:对戏
地点:未央宫
时间:启成四年
事件:大理寺卿夫人出嫁,故人涵才人前来贺喜,叙旧。
题目:今日叙旧
————————————————————开戏禁水—————————————————————
涵才人孛儿只斤红玫瑰:
【转眼入秋,加添衣裳。方小雨淅沥,送寒几许。王公贵族近些的闹热,便在冷府蔺家喜结良缘了。风闻日薄新妇生辰,顾念着巧合恭贺双喜盈门的机缘。披挂羊绒风裘,领口系莹白色绸缎蝴蝶结。自紫檀木橱轻取柳缃色莹绣像雕文油伞,移步未央宫寻伊攀谈闲常】
冷潇然,壹:
几日的慌乱忙碌,终身大事已然妥帖办好。夫君公事繁忙,大清早的便回大理寺了。
以前在冷府还闲不住。二人新房又不是老夫老妻那般的温馨,着实更为清冷。
小时候觉着无趣了便喜欢偷偷往宫里跑,宫里都是女子,多少要热闹些。总是遛跶着去玩,去见人或是遇人。一来二去,还得了道搬去未央宫陪皇后娘娘的旨意。往后,便是光明正大地在宫里走动。
好些天没顾得上进宫了,想皇后娘娘,公主,还有宫女太监~书砚殿,还有宫里见过或未曾见过的花花草草~
收拾得倒是挺快,转眼乘着轿子,大摇大摆地到了宫门前。
未央宫里,才和皇后娘娘叙了旧,便听闻有人来找。皇后娘娘豁达,说去歇着了,便是让随意招待。
略微想了一下,出去站着招待怕是不太好,便叫人把她带回书砚殿,自个儿回去准备茶水。
涵才人孛儿只斤红玫瑰:
行至未央宫门前,雨势幽微,长空但见日头拨开了浓云的遮蔽,天将放晴。收伞整襟正容,忆及她月前还是天真烂漫的闺中少女,收不住玩性频常往掖庭结识女眷,也颇得娘娘们欢喜,后边索性赐居皇后宫内,正合宜了心思。我平素亦非喜静之人,来往几处问安,终凭些疆野上新鲜足道的常俗和杂耍吸引了这位冷家小姐,也算玩得好的。如今虽新婚燕尔,她夫君照旧得当职司务,免不得寂寥空虚,想她怎能耐得住不回往未央宫里跑。得许谒见,内侍引着入了书砚殿。果然嫁为人妻,不应再作幼女观,称得上少妇了。
冷潇然,贰:
从皇后娘娘那儿出来,正赶上微微细雨。左右也没得不熟的人,怕来客等急了,便快步着走,还像孝似的慌里慌张的。
把茶具都找准了冲洗,翻出来往前涵才人来时带的茶冲泡。
泡茶需心静,心静自然想起过往,,宫里头外国来的不多,红玫瑰作为蒙古女子,总知道些不同的。红玫瑰也喜欢与女子讲些家常,便互相愿意一起玩耍。也算宫里头关系极好的了。
才回宫里边听说红玫瑰要来,自然高兴得很,平稳手上动作,抬眼便寻到了人影。
涵才人孛儿只斤红玫瑰:
【想必是会彻夜地湿冷着,慵懒地扶着坐榻,只手摆弄着衣裳褶子,眸子漫不经心望上一抬,正对上了她的那双,犹似往常听我追思流年时候,兴冲冲的神采不减;也正是如斯明亮和凝神,令我觉着蔚为欣喜,愿把柔肠诉卿聆。柔荑捧茗,晕香袅袅,这不是往前我寄于此,说是下回再叙时正好用的?心口忽地一阵温热涌上来,赶忙起身去将茶盘接过,轻置案几,素手覆于壶珠温柔又不失利落地一提,茶水呈弧线流畅落入杯底,一阵打旋。眼眸未见起,手上先替她斟满,看似一心一意不被旁的吸引,而口吐莲花】我果然没瞧走眼,夫人…还跟姑娘家家时一般地看重情意呢。【说到这生涩得好笑的新称谓时顿了顿,忍俊不禁】
冷潇然,叁:
还是熟识了的,只叫其自个儿坐下等着。手上茶具不仅未撂,还加快了些动作。
不时抬眼瞧她,若是对上了,便相视一笑。一如往前,等着盼着,她今日又要说些什么新鲜事物。
才是把茶冲泡完了,端起走近,待其接过便在旁边落座。
“不过是嫁个人,这才几日不见,怎会情义都不重了。”
话音落下便陪她一笑,罢了端起斟满了的茶杯,轻嗅。
“这茶如你,见几次,几次都是新鲜的,不觉乏味。”
涵才人孛儿只斤红玫瑰:
【玉指盘桓勾住雕花白瓷杯,眉眼低垂,樱唇落吻,佳茗入喉,唇齿留香。作从容淡定状待其急切可爱地反驳,伊人却意料之外地泰然自若,出了闺阁果真脱了稚气,成熟不少,可光凭眉眼便足以断定彼此一如既往真诚相待。捕捉装外之音,摇了摇头,惹得鬓边玲珑玉翠当当作响,带笑道】你夸得我倒满心欢喜,主意却不在此吧~也罢,挑得我兴致高了,今日便给你来说我们蒙族的婚嫁礼俗。就说这刁帽子,也称抢帽子。在娶亲途中,娶亲者和送亲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都想争先到家,成为优胜者。为此双方在途中要进行刁帽子竞赛。通常是送亲者想方设法把娶亲者的帽子抢过来,挑在马鞭上,或者扔到地上,迫使新郎下马去拣,以影响其行速。娶亲者彼此掩护,而不让送亲者抢去帽子。一路上,就这样你追我赶,互相嬉戏……
【故土文明,他乡逸趣。如斯一茬儿接着一茬儿娓娓道来,两人隔着茶几嘻嘻笑笑不胜欢欣,天色随旭日蛰伏暗了下来,茶味新鲜究竟也慢慢冲淡】
冷潇然,肆:
笑嘻嘻地倾听,不出意外地颇感有趣。
“蒙古果然威猛,娶妻都要赛马,那你喜欢马吗?这宫里怕是接触不到马了吧,还是远嫁,来前必定很是不舍吧?”
歪歪头思考着什么,左右想不到,便接着问
“若是送亲者赢了又该如何?该不会是故意不赢给娶亲者面子的事情吧?”
一言一语一来一去,最后叹上一声儿。
“我都嫁了出去,你才跟我说蒙古出嫁的规矩,当真是徒增眼馋了。”
涵才人孛儿只斤红玫瑰:
【她还是听得饶有兴味,惯于刨根问底,我也从不厌烦,反而觉得那是真感兴趣而非迎合奉承才能做到。而彼所问及,恰恰也是初来乍到时心坎儿上拂不去掸不走的灰尘,硌得慌,如今也入乡随俗,不那么多愁善感,只款款言辞,掩蔽星点抑郁】爱马,那是自然。我儿时父亲常带我和兄长御马骑射,驰骋疆场,飒爽英姿,好不快活!思念家乡亲人,不惯异域风情,这初来乍到理当如此。可俗话说入乡随俗,大周鼎盛,也是个好所在。这刁帽子一俗,我今日也才闻说你这番疑惑,在我们蒙家争胜之族,逢赛必全力以赴,留住自个儿威名不暇,何来故意让对方有个脸面一说。你这说法倒周全,崇尚礼仪,和气致祥。【又听得她嘟哝称羡,学老生叹气】这些个逸闻趣事就是说与你眼馋,难不成你还嫌大周繁文缛节不够,加这些个不合场子的把戏乱了套不成。
冷潇然,伍:
方才意识到言语不妥,触及其伤心之处,便不再大接这茬。点点头表示了然。
“是哦,那还真是有趣的时候要多。”
故作委屈地瞧着其,轻哼一声。
“倒是承认了,都是说予我眼馋的。你这人呀。不过我倒觉得这事儿不会不合场子,很是有趣。这外边儿,新鲜事物,不逾矩的,大周也还是要学习的。”
过了这事儿,又聊起其他,不过几日不见,如隔三秋。留了其用膳,便又聊起蒙古美食,有机会定要一尝。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