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边界
感情需要什么来加固呢?经历过生死的感情比平淡如水的感情更牢固,至少在破裂时还有一些美好难以磨灭的回忆。
解决完了巍山上出现的西域胡匪,仨酋长再次邀请师正业他们到寨子里做客,不过李春燕帮他推掉了,他们翻过了巍山,在一个寨子里过了一夜,师正业向仨酋长交待可能还有漏网之鱼,要他们不可掉以轻心,最好再率族人继续搜查一边。
仨酋长极力挽留众人在寨子内停留,红胡子作为这个部落的酋长,更是显出了地主的热情跟好客,命族人将珍藏已久的佳酿捧出请众人饮用,这些身着兽皮,头插闲话跟鸟羽的彝人更是如同过节般载歌载舞。
师正业他们在寨子内饮的酩酊大醉,一直睡到了第二日中午才醒,就要向三位酋长告辞,红胡子立刻恳求:“朝廷来的尊使为我们彝人除掉了这么大的麻烦,我们真诚的请你们能够在这里多住几天,也好教我们劳作耕种。”
李春燕就回应:“我们此次出行,肩负朝廷委派的重任,路经这里举手之劳,不足道谢,也不便久留,你们多跟汉人官员学习,尽快富强起来。”
果阚表示:“既然诸位尊使不便久留,我也不好勉强,但此去永昌仍是山长水远,我派族人带你们前去。”
李春燕点头应了,红胡子酋长就叫过了一些年轻人带领他们前往永昌。
他们穿过了一条江,继续翻山越岭,很快就进入了白族跟苗人混居的地方,这里称作蒙舍诏,无论苗人还是白族都不喜欢跟外人来往,所以他们也无法停留,晓行夜宿,路上用的食物跟水都是从彝族寨子里所携带的,这些苗人小心警惕的防备着他们,而白族人更是虎视眈眈的望着他们。
师正业感叹:“要是谁被派到这里为官,可就惨了!”
李春燕回应:“这里山高皇帝远的,惨什么?只要不去惹这些蛮夷,就不会有事!”
崔覆礼坦言:“无论多么危险跟艰难的事情都要有人去做。”
邢孑若附和:“是啊,慈云寺的方临行前对我说过:众生皆苦,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过了苗白混居的蒙舍诏后,往前方有穿过一条江,距永昌县已经不远,崔覆礼就请这些一人返回,黄胡子酋长的女儿却不愿回去,要跟他们一同前往吐蕃。
师正业耐心解释:“我们前往吐蕃凶险至极,没有我们这样迥异的体格是绝对无法顺利抵达的,我们还自顾不暇,更不能再带你们同行,你们还是赶快回去吧!”
这些彝人只好告辞返回。师正业他们继续徒步往西赶去,数日后来到了永昌县,永昌县令一脸愁苦的接待了他们,师正业就向他询问胡人作乱的事情。永昌县令介绍:“这里地处偏远,虽为国界,却山高路难,交通跟通信都非常不方便,更有蛮夷处处设阻,那群胡匪路经这里时,我率差役去向镇边大将军求救,但赶回这里时,已经不见了胡匪的踪影,边关大军又无法穿过蒙舍诏,只好放弃了。”
师正业就道:“也罢,我们要前往吐蕃,不知该怎么走啊?”
永昌县令听后有些惊讶,便质疑:“从这里前往吐蕃,下官还是头一次听说。”
羊角公反问:“怎么不可以吗?”
永昌县令解释:“除非你们能够像鸟儿一样飞翔,还要像骆驼一样耐力极强,更重要的是你们还得跟牦牛一样耐寒,即便这些你们都能够做到,还要有足够好的运气,不然你们是无法抵达吐蕃国逻些城的。”
师正业疑问:“难道这真的如先生所说是一场死亡之旅?”
永昌县令回答:“从这里前往吐蕃,要么你们往北顺着大山脚下前行,从兰坪继续往北,一直走,如果运气好就可以进入吐蕃国界,要么往西到腾冲,继续斜向西北行,也能进入吐蕃,不过路都不好走,确切的说是没有路可走!”
师正业就向李春燕望去,李春燕却向崔覆礼跟羊角公二人望去,征求他二人的意见。
崔覆礼表示:“我只负责送你们到永昌这里,我也没有去过吐蕃,你们不用征求我的意见。”
羊角公就回答:“如果你们要征求老朽的意见,老朽决定往西,经腾冲往西北行,你们看可以吗?”
永昌县令道:“那下官就恭喜你们要翻过野人山,穿过死亡谷,淌过地狱河,就能进入吐蕃境内。”
单是这些地名就够恐怖的,师正业向羊角公询问:“你可走过这条路进入吐蕃?”
羊角公摇了头,回答:“老朽在年轻时翻过玉龙雪山,去过吐蕃,而且是在几个吐蕃高僧的带领下前往的。如今已时隔多年,老朽早就忘路了!”
师正业毅然道:“怕什么,药皇谷谷底我都进出过,死亡我也经历过,我们就往西至腾冲。”
李春燕表示:“那你们抓紧列张清单,有什么路上必须的物资抓紧采购,不然到了腾冲就买不到了。”
驿站中,师正业跟羊角公谈了整整一夜,列出了路上所必须以及可能需要的物品,交给了永昌县令。
永昌县令用了两天,才将清单上的物品购置齐全,这些堆得跟小山似的物品,光靠他们是带不动的,所以他们又征用了五头牦牛,五匹脚马。
怒江边有一座荒废的古城,他们在这里道别,崔覆礼介绍:“这座古城名叫诸葛亮城,诸葛亮曾经在这里驻扎过,腾冲随也属于大唐地域,却非常荒凉,我就不好再继续护送你们了。”
师正业应了,然后感叹:“幸好杨奕没有真的被贬到云南昭通,不然他这辈子就不要想再回中原了。”
羊角公劝他:“年轻人,不要沮丧和灰心,这里曾经来过一个跟你一样的年轻公子,他的诗非常有名气,可惜在乘船返回中原时坠海身亡。”
师正业惊问:“是王勃吗?”
“他父亲是姓王,他有首诗里作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李春燕跟崔覆礼向他们挥别,管珂更是恋恋不舍,对他附耳道:“我在京城等你们回来。”
师正业他们骑上了脚马,在羊角公的带领下便一路往西,天黑后赶到了一座荒凉的镇甸,这里的人衣衫褴褛,一脸愁苦,跟永昌县令似的。
他们借宿在一座土房内,取出了干粮分食,不过却遇到一群乞丐,这些乞丐操着熟悉的中原口音向他们乞讨,师正业就把干粮给他们分了一些,询问他们的来历,一个老乞丐介绍:“我们本是长安望族跟前朝重臣的后代,被大唐的皇帝流放到了这里受罪。”
邢墨线为他们感到痛惜时,这些乞丐却道:“这里还算是好的了,至少还有的吃,大隋皇族的后人被流放到了南边的交趾,那里能吃到食物已经算是大幸了,我们这里只是吃不饱,所以见到除了人之外活物就吃。”
师正业就向这些乞丐询问:“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从这里逃亡吐蕃啊?”
这个乞丐听后,就摇头表示:“在这里只是还能活着,去吐蕃就是死路一条。”
邢孑若坦言:“我们就是要从这里前往吐蕃的!”
这些乞丐听后登时惊讶了,质问:“你们疯了吗?单是西边的野人山你们就过不去。”
师正业道:“没有翻不过去的山,也没有过不去的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些乞丐表示:“你们真的是疯了,可别怪我们没有提醒过你们!”
他们在土房内住了一夜,然后继续往西去,只见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横栏在他们身前,看来这就是他所说的野人山了。
昨晚的那群乞丐又出现了,为首一个老乞丐表示:“我们有同伴进入过野人山,他逃出来后对我们讲了山里可怕的景象,那里的水不能喝,水里都是吸血的蚂蝗,就连草叶上都是,山里的蚊虫也很多,你们进去很容易生病,身体忽冷忽热,更可怕的是你们进去就会迷路,失去方向,无法走出野人山。”
师正业反问:“那你的那位同伴是如何从野人山里逃出来的?”
老乞丐叹息了一声道:“他是被他养的雕带出野人山的,不过已经奄奄一息了,我们救了他很久,他只对我们将了山里的可怕经历,便断了气。”
方正表示:“吸血的蚂蝗我在药皇谷也遇到过,还差点丧命,但可以预防,我们不能把皮肤暴露在外,另外要带充足的水。”
师正业对同伴道:“大家不要担心,我们之中除了羊角公前辈跟墨线之外,我们都已经百毒不侵,这些蚂蝗跟山里的瘴气毒物是伤不到我们的!”
邢孑若就询问:“那墨线跟羊角公前辈怎么办?”
师正业表示:“有我在,不用担心,我的血可以解百毒。”
这群乞丐将他们送到了野人山山口,就告辞了。师正业望着这座诡异的大山,深吸了一口气,就踏进了山道中。
这里的天气还算炎热,不过他们都用防水透气的衣服将身体裹得严严实实的,各种鸟叫兽嚎声不绝于耳,五彩斑斓的毒蛇从树枝上朝他们吐着鲜红的信子,往泉水里吐着毒液。
方正询问:“这里叫作野人山,那会不会真的有野人?”
羊角公回答:“绝对不会有野人的,正常人都在这里无法停留,更不要提防备很差的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