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真魔与邪魔
“哼,臭小子敢暗算我,你会为此付出代价的,想让我投降那是不可能的。”方之画发出了一声冷哼。
“那你就去死吧,灭魔拳……”幕远山大喝一声,运起功法朝着方之画的额头就打了过。
魅魔惊叫道:“停,你知道这样会把我们两个一起带走吗?你舍得了?”
“哼,别扯没用的,就算是之画清醒着她也会允许我这么做的,若是放你出去肯定会为乱人间的,要不你放了我,咱们做个交易族如何?”魅惑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枉搔首弄姿,让幕远山看的很是恶心。
“什么交易?”
“你看这周围都是美味的血食,只要你把我放了,我吸食了足够的人之后就会成为魔王,到时候你和我一起统治这世界,我依旧会使用这幅皮囊,你我做仙人眷侣岂不美哉?”魅魔抛出一个任何修士都无法拒绝的筹码。
幕远山微微摇头,笑道:“这个打动不了我,若是说魔王,你看看这个是什么?”
从幕远山身上顿时升起滔天的魔气,响彻四周,但是与方之画的身体不同的是,寺庙的霞光居然对幕远山没有一丝影响,丝毫没有围剿他的意思。
这让魅魔十分困惑:“你居然早就达到了魔王的层次,甚至远远超过了魔王,为何还要对我等下手如此残忍,都是同类,你……”
“哼,同类。不要侮辱这个词汇,你们之所以被称之为邪魔,就是因为你们的入魔方式
心,路不同,但终点一样……”
幕远山悠悠说道:“伟大的魔族蚩尤开创了魔道之后,后人一直有人修魔,只不过修魔容易被你们所侵蚀,此魔非彼魔,都是你们玷污了魔的存在,让我们被人族所唾弃,你还有脸说这是自己是同类,我呸,只有不被影响七情六欲才是真魔,你们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真的是这样的吗?”魅魔突然露出了困惑的样子。
她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存在是错误的,从她诞生那一刻起,就有一个声音告诉她自己是真正的魔,是要统治这个世界的魔。
人性赢腐败到了内心深处,人族已经没救了,需要魔来统一这个浮躁的社会。
所以,她们才会慢慢相聚,忍辱负重,等待的就是这个地球灵气枯竭的年代,所有修者都潜藏起来,等待着大时代的到来。
再也没有修士可以压住她们,对于邪魔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大时代。
所以他们选择继续蛰伏,待天下邪魔整合到一起的时候,配合伟大的邪君攻占这片大地。
而她就是京都附近苍茫山上的一只魅魔,曾几何时,她认为自己的信仰是对的,自己的坚持是无比正确的。
可是今天看到了幕远山身上纯正的魔气之后,她一直拼命坚持的东西终于有所动容。
幕远山魔的样子才是她们无比渴望的存在,可以自由地在阳光下呼吸,可以不惧正道人士布置下的种种机关法阵,也不用吸食人血人肉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更不用小心翼翼地躲在黑暗潮湿的角落孤独地等待着,更不用承受上面邪魔的压制。
追求自由才是魔的真意,相比邪君大人说的那些歪理,在幕远山的真魔理论前面根本立不住。
也许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错的很离谱。
看到魅魔流露出别样的情感,幕远山先是疑惑了一下,然后就明白了,魅魔开始动摇了,她的信仰崩塌了,被自己彻底摧毁了,现在她正是最脆弱的时期。
若是在这个时候发动攻击的话,魅魔会在第一时间被杀死,而风之画也不会受到任何的伤害。
但幕远山没有这么做,他在方才也领悟到不少东西。
这真魔理论也是他在重生之后,结合了华夏的很多理论才推断而出,相比魅魔他们,前世的魔族虽然相对纯正,但和真魔相比,也不过是一群草莽而已。
真正的魔为什么一定要和人族是死对头呢?
追溯根源,魔族也是从人族的一个分支,只不过是修炼的方式和追求的真理不同罢了,为什么一定要分的如此清楚呢?
人族也有心魔,也有魔道,更有连魔都不如的畜牲,难道魔比人性更残暴吗?
这个问题一旦生成,便需要去解开。
一时间,幕远山也陷入了顿悟状态,他和魅魔一样,都在思考,思考着未来的归路和方向。
只不过,幕远山相对要轻松一些,他只要解开魔与人的根本关系就可以了,而魅魔还需要跨越一大障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一声浑厚的女声诵经音传来,一个穿着道袍的中年女士从庙宇的正门走出来。
中年女士相貌平平,一身道姑打扮,却让人看了有莫名的亲切感,就好像长辈注慈爱地注视着晚辈一般。
“道德经?”幕远山疑惑地说道。
道德经可以说是传承了几千年的华夏瑰宝,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总有那么一群人在默默地按照道家顺其自然的法则将其传承下去。
本来幕远山只是想借助北顶娘娘的庙宇来压制邪魔,却没有想到这里还真的有潜修的道家子弟。
在中间女士朗诵完之后,幕远山惊奇地发现困扰自己的问题居然消失无踪,自己居然没有半点心思再去想关于这个问题的任何事情了。
“道君助在下解围,幕远山在此多谢。”幕远山拱手作揖,态度十分恭敬。
“道友慈悲,在下只不过是一闲散人罢了,万不敢称道君,只是在这北顶庙悟道数百载,历经风尘,今日观道友似有所悟,却如陷入泥潭之人,故才出面帮助道友一二,不知道友可解开心中疑惑?”中年道姑平静地说道。
几百载?那岂不是说眼前这个女人居然有几百岁了,这可了不得。
京城可没有太多的灵气,而且喧嚣烦躁,根本不适合道家的静谧,为何要在此修行呢?
幕远山突然想起了一句话: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