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举杯相庆

俊清和紫萱、吴子道在内书房中欣赏完三件文物宝贝,看着紫萱将三件从吴州带回的文物交给阿昆保管后,便提议道:“走,咱们去池塘上的垂钓亭中坐坐吧。”。

紫萱吴子道二人随着俊清来到了亭中。旭雯带着小丫环送上热茶、水果、点心便转身离开了亭子。

——“老大,你真是不虚此行啊。此次吴州一趟,咱们收获颇丰,真是出乎意料啊。”吴子道兴奋地说道。

——“这三件文物中,那件王羲之的书法恐怕一时难以鉴别是否是其真迹。不过这也没什么关系。即使不是真迹,也是难得的艺术珍品。在咱们的故宫博物院中,珍藏着的唐代书法大家褚遂良的摹本《兰亭序》,不也成为了镇馆之宝吗。”紫萱说道。

——“是啊。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王羲之另一书法杰作《快雪时晴帖》,被乾率帝被称为稀世之宝,纳入《三希堂法帖》之一。那幅《快雪时晴帖》也是唐代书法家的钩摹本,经过了一千多年的传承,收藏有序地流传了下来。”俊清补充道。

——“我和俊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古代书法大家精品展上,曾见过那幅《快雪时晴帖》,也查阅过其详细的资料。那幅作品帖前有乾率帝亲题的‘天下无双,古今鲜对’,贴后有‘龙跳天门,虎跃凤阁’。上面还加盖有南宋‘绍兴’,贾似道‘秋壑珍玩’,金章宗‘明昌御览’等着名鉴赏收藏印。”紫萱清楚地回忆道。“而咱们现在得到的这件《兰亭序后记》,看上去并不像是临摹本和勾摹本。整幅作品细看上去,笔意连贯、一气呵成,很有可能就是王羲之的书法真迹。”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就太棒了。”吴子道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无论如何,咱们这次的收获,也算是为拯救民族文化瑰宝创造了一个奇迹。来,咱们以茶当酒,庆贺一下。”

三人同时举起了茶杯。

。。。。。。

郑亲王望着对面坐着的柳毫瑟,笑着举起酒杯说道:“这样看来,那吴子道还算是给了本王一个面子,没有过分地为难你柳大人。来,喝了这杯酒压压惊。”

——“多谢王爷。”柳毫瑟连忙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柳大人这次只是被稍加训诫,还能够官复原职,也多亏了王爷从中斡旋。”钱长史笑着插话道。

——“柳知府,罗文此次以塘州抚台的名义将你召回。除了训斥你没有秉公办案,假公济私外,还说了些什么?”郑亲王看着柳毫瑟问道。

——“他让下官回到吴州之后,继续追查命案的真正凶手,不要再为难桂府。还。。还让下官将索要的银两退回桂府。”

——“看来,这也是吴子道的意思啊。你知道吗?前几天辅国公俊清曾去了吴州调查此案,昨日已回到塘州。你勒索人家桂府,人家能不控告你吗。”郑亲王说道。

——“可是王爷你有所不知,那桂府在吴州世代从事文物古玩生意,下官断定其家中一定会有不少文物珍藏。下官急于想借此案让那桂员外交出所珍藏的文物,以便呈献给王爷。不曾想。。。。”柳毫瑟急忙辩解道。

——“那你也不能操之过急呀。”郑亲王打断了柳毫瑟的辩解,“你要懂得欲速则不达。我知道你对本王的一片忠心,想为本王尽快搜集到价值连城的文物珍玩。但此事万万不能大张旗鼓地去做,否则就会引起吴子道他们的注意,弄不好连你头上的乌纱帽都难保,还如何谈为本王效力。”说着郑亲王看了一眼坐在身旁的钱长史。

——“是啊,柳大人。”钱长史接话说道:“你刚到吴州,一定要在那里站稳脚跟。据宫中传出的消息,皇三子已经出发了,估计四五天后就能抵达塘州。只要你坐稳了吴州知府这个位子,吴州就是咱们的天下了。到那时不管什么宝贝文物只要被发现,不都是咱们的了吗。你现在只要暗地里派人不断探访,提前告知王爷做好准备就成。另外,王爷曾跟你提起的那颗唐代夜明珠,你一定要尽快打探到它的下落,务必将它搞到手,送呈王爷。”

——“下官记住了。下官回去之后,一定暗中派人探访宝珠的下落,争取尽早找到此物,献给王爷。”柳毫瑟连忙应道。

——“还有,柳大人。”钱长史又轻声嘱咐道:“王爷最近接到密报,海王岛上可能又聚集了一批海贼,准备谋反夺回该岛。吴子道他们此时可能尚未察觉。据报,岛上的海贼正在将大量的物资运往岛上。为了避免引起塘州衙门的怀疑,他们下一步可能会从吴州那里将大量物资运往海岛。此事你柳大人知道就行了。不必去认真查验往来货船,包括东瀛的货船。”

柳毫瑟听到这里,有些不解地望着郑亲王和钱长史。

——“如果那些强人突然占据了海王岛,不正好可以灭灭吴子道他们的威风吗?他的钦差地位也就朝不保夕了。。。。”钱长史看着柳毫瑟。解释道。

——“下官明白了。”柳毫瑟恍然大悟:“可是一旦打起来,岛上的那些海贼能抵挡得住塘州的水师和数万精兵的进攻吗?朝廷不是曾为塘州调拨来了5万军兵吗?”

——“前些日子,朝廷西南地区发生动荡,兵力急缺,皇上已经降旨从塘州抽调了7万军兵前往增援。现在整个塘州辖区的步军仅剩了不到4万人。”

——“那塘州的水师的兵力。。。”

——“塘州的水师战船再加上后来改装的商船,能够马上投入作战的也不过只有区区的三十艘。朝廷军费吃紧,弹药供应不足。况且就连这区区的三十艘战船,也不能同时去征讨海王岛,还要担负着塘州所辖海疆的防务。总之,一旦海王岛有事,吴子道他们在用兵调度上,就会立刻捉襟见肘,苦于应对。到那时咱们就坐等着看趁戏吧。”钱长史得意地笑道。

——“现在整个朝中,文武大臣尸位餐素的居多,为皇上分忧的又能有几人?本王要是能有吴子道这样的臣子辅佐,又何愁不能。。。。唉!”郑亲王长叹一声,止住了话头。

——“王爷不必伤感。自古以来,‘大乱才能大治’。咱们就坐观其变,河蚌相争,渔人得利。有朝一日,这天下说不定就是王爷的了。”柳毫瑟连忙谄笑着说道。

郑亲王闻听,心中暗自高兴,忙又举起酒杯:“来,为了庆贺柳大人这次能有惊无险地留任吴州知府一职,咱们干了这杯。”

三人同时举起了酒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