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三三……你们这是咋了?”里长看着一屋子奇怪的人,然后低头看见那打开的三大箱子,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好半晌,里长才感慨道,“年子宠三三,是宠到骨子里了!”

在里长眼里,成开年是地主,原先那林家也是过地主,可地主和地主之间不仅人品差距大,这对媳妇儿的心也是差得远了!

他见证过林家最富足的时候,林家当家的也不过给自家婆娘多买了两件金首饰,哪里像成开年这般?是恨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东西都送到苏甜面前!

他们山头村是小地方,比不过镇子上,也比不过城池,更比不过商都,可这三大箱子的东西,尤其是那一箱子的金银珠宝,怕是他这一生,也只能见这一次了!

听了里长这话,苏甜终究是忍不住哭意,眼泪顺着脸颊滑落下来,模糊了视线,也挡住了面前的东西。

一滴泪落在书背上,苏甜慌忙拿袖口擦拭着,可眼泪不争气的往下掉,让她一下子慌了,这些都是成开年送她的,不能弄脏了!

翠柳见此来帮忙,扶着苏甜起身道,“夫人,快坐一会儿,你都站了久了,小心肚子。”

其实还不到两个月的身孕,苏甜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正是这个小生命,支撑着她要照顾好自己。

“三三别哭,快歇会儿,娘帮你擦!”

苏母小心的接过苏甜手上的那本书,谷梅用温水湿了毛巾给她擦脸,蔡玲也没闲着,倒了热水备着喝。

里长为了缓和气氛,便道,“三三,年子不是还有信么?快打开看看!”

翠柳心里却紧张到不行,她都做好了打算,若苏甜真的激动或者伤心到不行,她就弄晕了她,也好过情绪激动伤了身子。

苏甜点了点头,差点把信的事儿给忘了,深呼吸稳了稳自己的兴趣,才再次接过信,打开信封,里面有两张信纸,一张是给她的,另一张是给苏家的。

苏大全先看了苏四和写的信,看过之后脸色凝重的道,“这是年子哥代笔的,四弟说,今年不回来了。”

苏家原本喜悦的气氛瞬间消失,过年了,苏四和却说不回来,还咋高兴?

苏甜还没来得及打开成开年给自己的信,就听见苏四和心里的内容,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成开年说会照顾苏四和的,那现在苏四和不回来,他呢?

几乎是抖着手打开了成开年的信,一张纸上还未写满,只有短短几十个字。

“吾在营中一切安好,吾妻勿念!将军有提拔之意,恐年节无法归家,望妻心安保重!相见之日,定是吾荣归故里之时,彼时相守,定不分离!”

原本忐忑的心也慌了,咋就不回来了呢?她所求的不多,什么都不要,只求他能早点回来。

现在别人家都说能回来,就成开年和苏四和说不回来……

苏甜不受控的想了不少关于成开年的现状,没有一个是好的,若真的好,咋过年都不回来呢?

想着想着,眼眶隐隐有了湿意,苏甜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或者该有什么反应,总之现在的她心里很难受。

“三三……”苏母心疼的抱着苏甜的肩膀,“别哭,年子是做大事的男人,肯定是上头有什么重要的事给他做,今年不回来,明年回来就成,你看,当初年子一走就是那么多年,不都好好的么?”

这个道理,苏甜明白,可她控制不住自己难过。

“娘,我明白,就是想哭。”苏甜吸了吸鼻子,“还有四弟,今年也不回了,不过明年一定能回来。”

这话是安慰苏家,也是在安慰她自己。

成开年受伤的事,村里人都不知道,唯一知道一点儿的,就是里长,但里长肯定和成开年达成过什么协议,里长帮他保密的。

一想到那次成开年身上的伤,苏甜的眼泪更凶了,她就是害怕,没有理由的害怕,即便相信他有本事,也止不住担心。

没人知道成开年都受过什么苦,更没人知道他在死亡边缘走过多少回,苏甜心里的恐惧没有倾诉的对象。

苏家儿子和成开年都回不来,这会儿情绪肯定低,里长不好就这么走了,要知道这信,还是他给送来的。

“三三,我跟你保证,年子和四和一定会平安回来的!”这会儿就算不平安,里长也得说平安,“你万不可再哭了,想想孩子,啊?再说了,你看年子都有功夫给你送年礼回来,那一定是过得好了,不然哪有这精力,你说是不是?”

或许是苏家和里长劝的管用,或许是苏甜自己想开了,渐渐的止住了哭,看着那三大箱子发呆,这都是成开年给她的,她不想送给别人,即便那衣穿不过来,那首饰也戴不完,这回她就是留着以后给孩子,也不送人了。

“里长大叔,爹娘,大哥二哥,大嫂二嫂,让你们担心了!”苏甜看向屋子内一群人,说道,“当家的说会照顾四弟,他不会食言,你们也别再担心,我想里长大叔说得对,他们一定是好好的,男儿志在四方,四弟想参加征兵的时候,也是想着有一番大作为。”

“对对,三三说的在理。”苏父虽然还不太高兴,可已经好多了,“放眼看咱山头村,有谁比得上年子和三三风光,咱苏家也沾了不少光,年子和四和在外面挣功,咱们不能拖后腿!”

苏大全和苏小二都愧疚的低下了头,若不是成了亲,他们也想去的,到最后只有苏四和最合适,也成了全家最担心的那一个。

苏甜看向身边翠柳,询问道,“可带了银钱?银票?越多越好。”

“带了,都有的。”翠柳应道,在这村里基本用不到银钱,但归功于以前的习惯,身上总要带一些,“这里有流六十两的碎银子,还有一百两的银票,够么?”

翠柳不知道苏甜要做什么,将自己身上的银钱银票都拿了出来。

苏甜看了一眼,摇了摇头,这些还不够,“不够……一千两最好。”

以前苏甜还不敢这么开口,可自从成开年买了地,又和郭家折腾了一回,她也知道,家里是有银钱的,她可以在成开年面前斤斤计较,但在其他人面前,绝对不能小家子气。

“有的!夫人稍等,我去拿。”

翠柳转身去拿银票,苏家和里长都不解,苏父问道,“三三,你要银票做啥?虽说你和年子是两口子,但动用这么多,你这不是给年子败家么?”

翠柳回来的也快,将银票递给苏甜,又帮着她解释道,“苏老爷,少爷走的时候吩咐过了,家里但凭夫人做主,夫人知道分寸的,一千两而已。”

给聂家的违约银钱就一万两,说拿出来就拿出来了,即便聂家说不要,成开年是眼睛没眨一下,打定了主意要和聂家断绝关系,那时候连银票带人一起弄走的。

后来全村都知道了,说成开年为了不让苏甜受委屈,拿出来一万两银票送走了聂家。

再后来,村里继续升华真相,说聂家人蔫儿坏,怕是以后合作会欺负了山头村,所以成开年宁愿出一万两的违约银钱,也不和他们合作。

因此,山头村众人感激成开年和苏甜,不是没道理,都是在平时点滴中一点点积累的。

苏甜拿过银票,想都没想,就塞进了里长手里,里长被吓了一跳,“三三,你这是做啥?”

“里长大叔,这银票你拿着。”苏甜解释道,“我想好了,不是有句老话叫散财消灾么?今年当家的和四弟都不回来过年,我和娘家心里都放不下,今儿当家的送回来这些东西,想必不少人看见了,我想出这一千两,就当给咱们村备年货。”

苏家和里长隐约猜到苏甜的意图,就听苏甜继续道,“里长大叔,这个头,就由你来牵,只是麻烦你了,什么鸡鸭鱼肉,但凡是好东西,就置办着,银钱不够再来找我拿,若是有多余的,就当孝敬里长大叔的。”

“三三!”里长可是很少支配这么大数额的银票,激动的手都抖了,“就算你要帮村里置办年货,也不用这么多。”

“里长大叔,索性都置办一回,就好好的办!”苏甜现在也不看重这些银钱了,这些都没有成开年和苏四和重要。

自从有了孩子,她一直在琢磨着怎么做善事,就是想为孩子,为成开年还有苏四和集福!

里长和苏家人用眼神交流了一下,手里拿着一千两的银票,感觉有点烫手。

最后琢磨来琢磨去,里长倒是觉得,不好拒绝了苏甜的心意,最终在苏父的点头下做了决定。

“成!三三的意思,大叔都明白了!”里长小心的将银票揣进怀里,“今儿都小年了,我这就去召集人手,给咱们村置办年货!三三你就放心吧,大叔办事,保证你满意!就等着看吧!”

“里长大叔,你办事我当然满意了。”苏甜勉强挂着一丝淡笑,“大过年的,还要麻烦你,有点过意不去。”

里长忙道,“这有啥过意不去?三三,这是好事!全村都会感激你的,再说我是里长,为咱们村办事,不是应该的么?”

一千两,按照全村两千口人,二百多家算,一人能分到半两,平均一家至少能分四两。

要知道每年一家人,省吃俭用,也只能攒下个三五两,这还是最好的情况。

如今苏甜给的这银票,足够里长置办百八十头猪牛羊肉的,还有给孩子的新衣裳,吃食,再有精面,甚至是平常人家不敢想的精致糕点,以及富贵年货。

总之,是想要啥就有啥!

里长离开苏家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召集人手到镇子上置办年货,而是找来平日里他最不想面对的八婆,交给她们个任务,就是到各家将苏甜出钱给村里置办年货的事儿传出去!

交代好了,里长才找平日里的得力助手,准备今儿就行动,毕竟光是买全村的肉,就得提前准备着。

到了腊月二十七这天,苏甜托里长给全村办年货的事儿,就都齐活儿了。

苏甜还在赖炕,即赖床,有时候不爱动,到日上三竿才起来,苏母怕她睡多了,睡出毛病来,想叫她起,苏甜迷迷糊糊的就说,“是宝宝要赖炕……”

苏母对宝宝这个新奇的称呼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后知道她是说孩子,这赖炕的事儿便不了了之。

翠柳懂得些医术,先前苏甜动了气,前三个月最不稳妥,母体若是休息不好,这胎也就差一些,因此纵容了苏甜赖炕。

可这天,苏甜却被外面叽叽喳喳的声音吵得无法赖炕,即便那声音很小,这炕也躺不下去了,只好依依不舍的从热炕上起来。

翠柳轻轻推开门进来,“夫人睡好了?”

“嗯,吵醒了。”苏甜迷迷糊糊的应着,嘟着嘴,一副孝子气的模样,“外面咋了?”

“村里来人了,里长也过来了。”翠柳帮着苏甜整理衣裳,一边说道,“村里置办的年货都发到各家各户了,里长手里还余下七十多两的银钱,要还咱们,我做主给里长家的孙子全包了红包。”

苏甜缓了一会儿,才听明白翠柳的一番话,“哦,好,这事儿你做主就成,本来就想着给里长大叔的,他肯定是不要,你这么做很好,那外面吵啥呢?”

“各家各户派来几个代表,说要给夫人磕头谢恩,又怕扰了你休息,在外间候着呢。”翠柳选了几样轻便素雅的首饰,戴在苏甜头上,又小声道,“苏老爷说,大过年的,不好把人赶走,就留着了。”

人家大过年的来谢她,她还真做不出赶人的事儿来,这几天还算好,村里放爆竹的少,可等过两天,就少不了了。

昨儿苏母还说过,现在放爆竹的,都是离着苏家远的,近处的,都顾忌着她的身子,没敢放太多,怕惊了她的胎。

村民就这份心意,苏甜也得领了,听着就让人心里暖暖的。

都说善有善报,苏甜和成开年对村里的好,大家伙儿都记得。

出了这屋子,就见苏父苏母的屋子里几乎站满了人,彼此交头接耳,就是不敢大声说话。

苏父和里长坐着,也是互相说着悄悄话,苏母一阵尴尬,见到苏甜就道,“三三来了?里长带大家伙儿谢你来了……”

苏母一开口,屋子内的人都见到苏甜,纷纷就要下跪磕头,奈何屋子里人多,跪的话,跪不下,距离苏甜近的几个人,才弯下腿,就被苏甜两手给扶住了,“你们这是做什么?可不许跪!把我当林家的呢?”

林家当地主的时候,几乎不把村民当人看,换了成家,就来了个大变样。

但村民感激成开年和苏甜都是发自内心的,除了磕头拜谢,还能咋办?

“三三……不,成家媳妇儿啊,你就让我们磕个头吧!不然这心里不踏实啊!”

“就是,你看你们为咱们山头村做了这么多事儿,我们也不知道能做啥,就是想给你磕头,年子在家就更好了。”

苏甜脸上的笑因这话僵硬下来,全村都知道这次过年,成开年和苏四和不回来,这时候说这话,不是故意让她难受么?

“说啥呢?”一旁的妇人伸腿就踹了开口说话那人一脚,又陪着笑道,“这混子不会说话,你别往心里去,年子肯定是在做大事,等过了年,肯定就回来了。”

苏甜笑了笑,“没事,当家的就算没回来,也没忘了大家伙儿,好好过个年,咱就别整这些虚礼了。”

“对!就听三三的!”后头的里长实在看不下去了,“三三饭都没吃,就被你们唬着了,该干嘛干嘛去!我就说三三和年子不在乎那个,你们非不听!”

“是是,是我们的错,那我们就先回去了。”开口之人又看向苏甜,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好好歇着啊,来年得给年子生个大胖小子!”

苏甜看着一屋子的人笑得乐不思蜀的模样,嘴上说着吉祥话,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苏家,这才得空坐着歇会儿。

“里长大叔,我真心没想要啥谢。”苏甜对里长说道,“村上这样,怪见外的,我和当家的也是小辈,这样的礼我哪儿受得起?”

里长不认同的摇了摇头,“咋受不起?自古以来,在村里就没有地主受不起的礼,虽说年子把地更名给了苏家,可大家伙儿也知道,这是年子不在家,要苏家帮着打理呢,你啊,还是地主婆,啥样的礼,谁的礼,你都受得起!”

顿了顿,里长又道,“再说了,没有你和年子,咱们村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山头村这么多年来,上次宽裕的时候,是统正帝登基,免了那一年的税收,但比起来,也没有今年这么宽裕。

再有成开年散财,苏甜置办年货,让大家伙儿这个年过得喜笑颜开。

苏父想了想道,“三三,你别想那么多,咱该咋过就咋过,你做好事,不让人家谢,人家也不好意思。”

“那成,这个谢啊,我领了,但可不能让人磕头,我又不是啥贵人,就是普通的农家媳妇,别人跪我,我还怕折寿呢。”苏甜摸了摸肚子,可怜兮兮的道,“饿了,给口吃的成不?”

苏母蹭的一下子下了炕,“把三三的饭给忘了!”

苏甜灰溜溜的爬上炕,她现在是孕妇,全家数她最难伺候,没有了外人,她也不必保持着什么地主架子,跟个懒虫似的往炕里头一倒。

不过今儿村民的话,倒是提醒她一个问题,成开年在做啥呢?

昨天晚上的时候,村里参加征兵的十余人,都回来了,苏甜隐约听见旁人提到,说他们在焦南城所属的军营训练,距离河源镇只有半天多的路程,若想回来,咋就回不来呢?

过了晌午,苏甜一边吃着翠柳切好的水果,一边看着翠柳算账,“翠柳,我是不是败了好多银钱啊?”

“哪有,夫人你想多了。”翠柳将最后整理出来的账单递给苏甜,“这段时间,算上小庄子上的花费,一共才一千三百多两银钱,村里已经收留难民四百多人,年后还会有一批。”

苏甜又问道,“那当家的,留下多少银钱?如果不够的话……我想办法赚。”

话到最后,声音越来越小,她哪有赚钱的法子?自己出手多大方,那都是成开年给的。

“够着呢。”翠柳凑近苏甜,小声道,“少爷走的时候,除了给你留的五万两,我这里还留了五万两。”

“啥?”

苏甜一下子坐直了身子,顿时惊呆了。

成开年走的时候,她就顾着自己伤心了,哪里知道他给自己留了啥?给她自己留了五万两就算了,翠柳那里还有五万两?

更重要的事,成开年哪里来的这么多银钱?算上给聂家的一万两,这至少就是十一万两!

就算苏甜还没见过大场面,也知道这十一万两,绝对不是小数目。

“夫人咋了?”翠柳不解的道,“可不能一惊一乍的,小心孩子。”

苏甜的胎现在还不算稳呢,翠柳紧张的盯着她肚子看,就差把她摁在炕上了。

苏甜重新靠着后头的被子,琢磨着这个事儿,她能不一惊一乍的么?换做谁都受不了,“是银票?你都收好了么?”

“放心吧夫人,都收好了。”翠柳以为苏甜是怕丢,保证道,“这点儿事儿,错不了的。”

苏甜还是有些疑惑,“翠柳,你以前到底是做什么的?见过不少大场面吧?”

“啥大场面?夫人别编排我了,就是跟白公子去过两次商都,和人家比啊,根本不值得一看。”嘴上这么说,翠柳身上直冒冷汗,“对了,我让小庄子上的人,去买夫人要的东西,估计也快回来了。”

“哦,不着急。”苏甜等前阵子的气过去,就想起亲手给宝宝做点东西,比如衣服玩具啥的。

此时她更想找人落实一下心里的想法,“翠柳,我想出去转转,帮我把那个厚的衣裳拿来,我保证不冻着不累着。”

翠柳有点为难,苏母正端着刚煮熟的肉片进来,“咋,三三要出去?”

“娘,我想出去转转。”苏甜央求道,“就出去转转,我保证听话。”

苏母看了看翠柳,不确定的道,“那就出去转转?”

苏甜在屋子里养胎,快半个月没出门了,上次出门,还是搬来苏家的那次。

“那……”翠柳犹豫再三,终究是点了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