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胆子够大吗?
说完了钟山的事情,张桓觉着心里总算是落底了,轻松地把身子靠在椅子后背上,“王主任,你说要是有人想在省城这块儿建个工业园区,这事儿找哪个部门比较好啊?是直接找建委还是计委?要不然是找楚州市政府?”
王刚愣了一下,跟着笑了起来,“好家伙,这去了一趟香江,眼界也高起来了,招商的事情也顺带手做起来了?
我跟你说啊,要是规模不大,可以直接找区计委或区政府。要是规模特别大,可以直接跟省政府谈,这里面的弹性大着呢。”
张桓盘算了一下,“ 我也说不上规模算大还是小,反正就是想投资一个亿在滨海大学建个科研基地,然后想找一片地建立个工业园区,估计也要投资几个亿吧。”
按照他的计划,省城楚州地处平原,土地和水利条件都很好,要是能够跟地方达成一致的话,可以进行综合开发,把生产所需的农业原料都放在海东省来生产,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为家乡造福。
王刚坐直了身子,几个亿的投资不算小了,“你确定是几个亿?”
“是的,而且他们打算与咱们省的部分企业进行合作,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张桓一咧嘴,“这些资本家很坏的,想着收购咱们日化方面的国企,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王刚站了起来,双手撑着桌子看着张桓,“张桓,我知道你是个明白人,不会随便乱说,但是今天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
“是真的啊,有什么问题吗?”张桓笑着回了一句,“过不了几天,他们就会安排人过来考察滨海大学,要是双方变得愉快的话,合作的意向很大。
至于其他生产经营方面的事情嘛,这个得看缘份了,他们的要求比较苛刻,条件坏得很,咱们可不能让他们占了便宜去。”
王刚双手一拍,右手砸进左手掌心里,“张桓,你能透露一下,他们想要做什么项目吗?”
看着他强做镇静的样子,张桓心里直想笑,但是这个人还不错,值得交往一下,要不然这个大功劳为什么要让给他?
“产业嘛,主要是两个方向……”
“两个方向?要来投资的不是一个公司的?”王刚直接张嘴打断了。
“我也没说是一个公司啊?要是能谈成,至少是两个公司啊。”张桓看看王刚,“王主任,你坐着咱们聊,你这样我紧张。”
“妈的,别说你紧张,我都冒汗了。”王刚重新坐下来,自失地一笑,打开了领口的扣子,“你快说。”
“一个方向是日化产品,就是日用化工系列,主打国内市。这次的科研基地,就是他们来弄的,计划前期投资一亿元,后续根据情况继续跟进,要打造全国最先进的日化科研基地。
这家公司现在正在跟全国好几家国企在谈判,希望采认作的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心思坏得很,不想多投资,只想利用咱们的资本。”
张桓拿过烟来点上,把葛均公司的一些计划情况大体向王刚透露了一下,把王刚激动的拿过烟来也点上抽了起来。
“王主任,这个公司现在正在全国范围内找合作单位,咱们这个大区片里包括了三个省,他们目前正在跟其他两省进行考察谈判,等到咱们这儿看完以后,他们就会定下来跟谁合作,然后年内有望完全整合,进行生产,春节前占领一部分市场。”
张桓弹了下烟灰,“我昨天刚回来今天就急着找你,因为我在省城和楚州市实在不认识别人,怕人家不信我,那我就尴尬了。”
王刚笑着点点头,又跟着摇了摇头,“张桓,好兄弟,你不用说了,这份情哥哥记住了,你继续说。”
“还有一家公司吧,他们正在全国各地找地方建厂,重点是生产一些方便型食品,什么方便面火腿肠什么的,据说投资也是论亿算的。
他们这个项目有个好处,想要在附近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我就琢磨着,咱们海东省平原多水利好,要是能把这个项目拉过来,里面的好处可就多了去了。”
关于方便食品系列,他已经委托兰品朋进行前期的相关工作,但是具体落户到哪里,他确实还在犹豫,但是不管在哪里,他的基本方略不会变,肯定会在几个产粮大省。
王刚终于坐不住了,他站了起来,“张桓,你小子行啊!去了趟香江,好事儿全让你给赶上了!”
“投资有点小了,跟咱们出去招商时宣传的相比差太多了。”张桓又拿过一支烟来点上,“不过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投资,是这一两年之内就能投入进来的。”
王刚呵呵一笑,低下头在屋子里慢慢转了两圈,终于下定了决心,“张桓,你胆子够大吗?”
张桓愣了一下,什么意思这是?
“我问你胆子够不够大?要是够大的话,我请示一下,这两天安排你去见一个人,你把这两个项目的情况向他汇报一下,敢不敢?”王刚的声音有些激动,看得出来,他做出的选择很艰难。
张桓也站了起来,“王主任,我胆子够大,就是让我向邓老汇报我都不怕。但是我希望知道一点,你打算让我向谁汇报?”
王刚咬了咬牙,定定地盯着张桓,“连海平。”
“省委副书记连海平?”张桓轻声问道。
“是的。”
这个人张桓有些印象,前世的时候,这个人似乎是空降部队,到了海东以后一直务实低调,但是却一直在海东站不住脚。
后来辗转到了别的省才当上省长进而成为省委书记,再后来甚至入主中枢,成为全国最有权威的几个人之一。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桓喃喃背了两句,突然笑了,自己来找王刚,就是为了自己找个靠山的,没想到这小子一个小小的省委外联办主任,竟然跟省委副书记有关系,看来他藏得够深的啊。
“好的王主任,我听你的。”抬头看看王刚,“需要我把相关的情况整理一下吗?”
王刚点点头,“如果方便的话,你可以在这里把刚才你说的主要内容整理出大纲来,这样我汇报的时候也比较客观一些。”
这是应有之义,要拉着一个大学生去见大首长,这个风险有点大,但是风险背后潜藏的利益也大,由不得王刚多想。
其实外联办是连海平分管的部门,王刚作为外联办主任与张桓相熟,张桓吸引的投资自然算是外联办的成果,也就算是连海平的成果,这个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王刚让张桓去见连海平的目的,是为了让连海平重视这件事情,好好利用这件事情下一盘大棋,进一步整合省内的资源,打造几个支柱产业,为海东省做出贡献,也为自己增添一些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