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销售奇迹
看着服务员给姜大文盖上被子,让他们三个醉鬼一起睡到了土炕上,张桓苦笑着摇摇头,“叶哥,又给你添麻烦了。”
“没事儿,他们这样是常有的事情。”叶成摸摸小辫,看向了张桓,“张桓,你到底是干什么的?”
张桓愣了一下,“我是个大学生啊,滨海大学大一的学生,如假包换。”
“那姜大文为什么说你要给他投资?”
“我是准备给他的电影投资的,因为我在香江写小说赚了几个钱,很想支持他一下不可以吗?”
“写小说赚钱?赚了多少?”叶成反倒愣了。
张桓翻了个白眼,“两三千万吧,港币。”好吧,这已经是收着说了,还没把龙五哥给的全算上呢。”
叶成晃了两下,他不是没见过钱,但是没听说过写小说能赚两三千万港币。
“你看,今天晚上的一首歌,就给我换了一百万英镑回来,不对,应该是一百万美元,两者的差价得算是叶哥你的,要是没有你帮忙,肯定就是一百万美元顶天了。”
听了张桓的话,叶成又晃了两下,丫的别看只是两种货币,两者差着小三分之一呢,换成人民币那得有三百左右万呢。
最要命的是张桓的态度,好像那就是三十块钱一样,说给就给了,完全没当回事儿,这尼玛的才是最可怕的。
“叶哥,谢谢你的款待,我得回去了,明天上午还得到国货大楼呢。”张桓拍拍手,“等那边的事情一了,我就坐车回滨海大学了,下次来京城再找叶哥喝酒。”
叶成亲自把张桓送到门口,夜晚的冷风吹来,两个人不由地打了个寒噤,张桓打车离开了,只留下叶成的小辫子在风中摇摆着。
第二天上午,张桓直接打车去找到了阿让,今天是要去干粗活,就不带着孟瑶和米娅了,她们两个正好睡个懒觉。
“胡安,我给总部发去了传真,他们已经回信了,从来没有在大陆授权任何一家公司销售我们的品牌,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他们销售的一定是假货!”
一头灰色短发的阿让显然一夜没怎么睡,但是精神非常好,整个人像个充满了气的皮球,随时可以跳起来。
张桓点点头,“阿让,咱们先计划一下,到了那里应该如何来做,咱们要先搞清楚,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底线是什么?”
阿让点点头,他去过不少国家,自然知道昨天遇到的情况在哪里都会遇到,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停止侵害皮尔卡丹的商标专用权,不能再继续使用我们的商标,不能剽窃我们的设计。”
阿让点点头苦笑一声,“我觉着这就足够了,我没有奢望他们能够赔偿我们。”
想想也是,国货大楼毕竟是国有单位,背后是有着国家光环的,这一点想必皮尔卡丹公司已经查清楚了,才会警告阿让不要冲动。
依着阿让自己的想法,国货大楼不但要把假冒的衣服全部下架销毁,而且必须要交出背后的造假人,要把违法所得交出来,甚至还要接受政府的处罚,最好能罚得它直接倒闭,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满意。
可是他也明白,在这个国度里,这样的愿望是不可能达到的,所以他才退而求其次,甚至一退好几次,只是希望国货大楼能够撤架而已。
张桓则不同,他已经找好了后援团,今天没准备让国货大楼赔礼道歉,也不希望他们能认错,最好能把他们错了又百般抵赖的面孔呈现出来。
“阿让,你的这个要求不算高,真的,我保证最终会达到这个目标的。”张桓拍拍阿让的肩膀,“嘿,阿让,你不要太灰心,这是个神奇的世界,有着神奇的可能,一切还没有发生,怎么样没有人会知道,咱们一起去揭开答案吧。”
两个人有些悲壮地离开了专卖店,转身向国货大楼走去,距离并不远。
走到国货大楼楼下的时候,张桓看到郑律正在门口挑选着冰糖葫芦,看到他冲着自己点了点关,心里立即平静下来。
他的外援就是一帮子记者,而且大部分是外媒的记者,这是比任何部门机构都好用的外援,其效力不显于原子弹。
阿让显得有些忧心忡忡,完全没有了昨天遇到赵良辰时的冲动和激情,也不知道这一夜的功夫,公司总部给他什么样的压力和暗示。
国货大楼男装设在三楼,张桓在整个楼层最显眼的地方看到了特别醒目的标志:皮尔卡丹专卖。
阿让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火,可是很快这火又灭了,只是神色复杂地看着这块巨大的招牌。
张桓没有多说什么,拉着他的胳膊进了店,四下里打量了一番,不由地倒抽一口冷气,一百多平方的店面里,挂着几百件西服,全部都是皮尔卡丹的标志。
店里有十多个人正在挑选衣服、试穿衣服,从他们脸上流露出来的神色看,无疑个个都是成功人士。
“阿让你看看,这些人本来都应该是店里的人客人。”张桓指了指一位正在试衣的老板,“可是现在,他们花着同样的钱,却享受不到你的服务和高超的手艺,这不但是对你不公平,更是对消费者不公平。”
“有钱人会越来越多,但是这里的西服质量明显不行,却偏偏比旁边的那些国产专柜要贵上好几倍,你真的能够容忍这种行径?”
张桓说着话,发现郑律等人已经进了专卖店,有的家伙已经悄悄拿出相机拍上了。
阿让紧紧地握住拳头,其实他的账很好算,今天还不是休息时间,就在刚刚过去的十分钟里,竟然有五位顾客去结账。
如果这些顾客都进到了真正的皮尔卡丹店去购买,那么光这五套衣服他也能赚上好几万了,可是现在这些效益都进了造假者的腰包。
按照这个比例算一下,这个店面每天的销售量应该有上百套之外,这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
这也就是放在1992年,人们买东西还是喜欢一窝蜂,要不然想要创造出这样的销售奇迹真的很难。
只是这个奇迹背后却是一个欺骗,一个能死人的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