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家长里短
秀还清楚的记得婚后每逢周末,一家人热热闹闹聚会的情景,哥哥、嫂子,姐姐、姐夫,外甥、侄子,一二十口人,挤在狭小的老家小院,做饭的做饭,炒菜的炒菜,既热闹又温馨,曾经让秀啧啧称赞:多团结和睦的一家人呀。
随着时间的流逝,杂事纷纷,作为女人和媳妇,秀才深切体会了那句老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自从搬来西贝,虽然每个周末只要抽空都会回去,但碰上一家人聚齐的日子到并不多,大家你来我往,都是脚步匆匆,谁都没有闲心真正坐下来聊聊天,这几次老太婆的住院,反倒让彼此增加了不少的交流,也让秀对这个曾经一直为傲的大家庭有了另一层面的认识和理解。
大家平时都在为一口饭和一件衣忙碌着,没有时间更没有心情去发泄各种情绪,现在母亲病重,隔三差五来医院到成了宣泄的好时机。
小小的一间病房成了章家姊妹、兄弟交流的平台,躺在床上的母亲就成了最忠诚的听众。
秀天天去送饭,偶尔听到了兄妹几个的谈话,让秀感受颇深。
无意说起的是很早以前的一件事,起因是一件呢子大衣,那时老大刚上班,接替父亲的工作进了乡上的供销社,正在和未来的媳妇谈恋爱,酗子十七八岁,正是爱臭美的时候,穿衣打扮都赶时髦,就瞅上了大姐结婚时买的一件黑呢子大衣——在当时农村属于奢侈品,大姐夫在村里小工厂当会计,手头活络,才能置办的起。
老大有意无意在大姐的跟前唠叨了好久,话里话外透漏的意思就是瞅上了那件大衣——衣服是很珍贵,但是自家的弟弟张口,做姐姐的怎么说也不好驳了面子吧!
但是偏偏姐姐是真的不舍得,掂量半天,只是装作没听懂,不过后来也不好意思再穿,就把呢子大衣当做宝贝一样珍藏进了箱子里,一搁就是十几年,成了“古董”早不能上身了。
“唉,你说我那时怎么就那么糊涂呢,不就一件衣服吗,安子要,我就给他呗”就这事,大弟安海当面、背后含沙射影说了好多次,大姐肠子都悔青了——谁有前后眼,能晓得这个弟弟会有这么大的出息,别说一件旧衣服,就是买上三、五件也值呀。
世上没有后悔药,更不可能时光逆转,大衣就成了大姐的心病,最怕弟弟提起,当然她也知道这件大衣会永远横在她和弟弟之间,时不时的冒出来,让弟弟说几句风凉话。
说归说,但是这个弟弟并没有“记姐姐的仇”,这几年,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为自己一家老小办了许多事,出了不少力,越是这样,自己的心里越发不安,越是想弥补往日的错误,只是现在这个弟弟早已经不再缺什么。
“唉,俺娘你说我那时怎么就那么糊涂呢”一提起这事大姐就成了祥林嫂。
。。。。。。。。。。。。。。。
“哼!从小你这个姐就自私,不就一件大衣吗她就是舍不得,你大哥可不跟她一般见识”大闺女走后,老太婆撇着嘴,有点不屑的和儿媳妇提起这个闺女,
“你这个姐,自小身子弱,都让惯坏了,什么都只想着自己,上次我让她从镇上粮管所捎一袋子面,她还带走了家里一口袋麦子呢”老太婆有点耿耿于怀,
“你还说呢,不就一袋子麦子吗,她带就带呗,你干嘛还跟大哥说起,本来老大就不喜她,这不是造成矛盾吗——当时老大从云川打来电话,差点把大姐骂哭了”儿媳妇知道这事,埋怨起婆婆来,
“我就烦她这点,什么都顾着她自己”老太婆一直不喜欢这个闺女。
。。。。。。。。。
“你说说,咱这个婆婆,平时啥都好,就一点藏不住事”在医院的走廊里妯娌间唠起了家常“咱家姊妹、弟兄多,是是非非不断,当老人的一点不知道给遮掩,这不是造成矛盾吗,老大一来就告状,这家那家,不说一句好话,你看老大两口子一来就板着脸,像咱们都虐待老人似的”嫂子愤愤不平,
“唉,就是,我和海结婚这么多年,平时和老大两口子也没发生什么过节呀,你看老大对我们连半个眼角都没有瞧起过,完全是不屑一顾,你说我们是哪里得罪他们了”秀心里委屈,
“家里他能看得起谁,生你们气,还不是为了房子”
“嫂子你也知道,当时俺想住西屋,就是想私密点,可老头子死活不愿意,我记得有一次老大回来,老头和老太婆一把鼻子一把泪的告俺和海的黑状——当老人的有这么做的吗?我真是想不通”只要提前往事想,秀心里就疙疙瘩瘩,
“唉,还你们,他们谁状不告,摊上一个有用的儿子,老头、老太有撑腰的了,就老头那德行,谁愿意理他,你没看见吗,老头是看客下菜,他喜欢的人来了,有酒有菜,不喜欢连口水都不想给你喝”
“谁不晓得,俺和海每次回去他都给脸看,俺又不是讨饭的,谁吃他的眼角食”
“还对你们,你看看老头对老二和二姐一家人,是一点情分都不讲,老头喜欢大姐一家,老太婆喜欢二姐——老口子都不一心,大姐夫会喝酒嘴又甜,二姐夫,人直脾气,不对他胃口,尤其是二哥一家人来,更是不对付——老头眼里有水,嫌贫爱富呢”
听嫂子说起,到让秀想起了一件往事:二姐家的崔强来帮小舅收拾婚房,没吃中午饭,老太婆煮了一大锅面条,崔强狼吞虎咽的吃个精光。傍晚时,老头饿了进厨房找东西吃,随即大发雷霆,说什么少了,老爷、奶奶骂了一大通,秀那时也在,看老头子气得七窍生烟,好一会才晓得:原来是老大给老头带的一瓶牛肉酱被谁吃光了,海还悄悄问秀吃了吗,秀连牛肉酱放在哪里都不知道,怎么会,老头子看到大家都不说话,终于鼓不住质问起二外甥,问是他吃的吗。
崔强那时候已经十七八岁了,能不知道害臊,在姥爷的质问下,一声没吭,骑着摩托车就走了,老头在家跺着脚的骂了半天。
那时秀还纳闷呢,不就是一瓶牛肉酱,有什么大不了的,孝子吃就吃了,又不是外人,至于吗,现在想想,终于知道答案了。
秀感慨: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家庭表面,谁会想到掩饰着那么多的暴风骤雨,有那么多的暗流涌动,大家庭、小社会,父母和儿女,兄弟和姊妹,婆媳和翁婿,每个人都有着数重身份,扮演着各种角色,当然矛盾和情感也会时时刻刻的发生和纠结着,这,谁都不能避免也不可能完全的摒除,因为,矛盾总是无处不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