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改天找你喝酒
“您就收着吧,夫人已经吩咐过了,无论如何都要你们拿着,你们就别为难我了。”夏明干笑一声。
虽他在县衙办差,地位比他们要高,可这几日熟络了,倒也没什么架子。
“那行,替我谢谢夫人好意。”
梁依依见此,也不再推辞,顺手就接了过来。
“诶,那好,我先回去了,你们路上心啊,楚公子,改找你喝酒。”
夏明完,转身就离开了。
“这是什么呀?”
梁依依看着手上的油纸包,心下好奇,这油纸包裹得很严实,掂量着分量又不是太重,隐约还透着香味,看着十分不凡的样子。
“我看看。”
楚铭轩也好奇,让自家媳妇拿好,自己心的揭开一角,随后就看到里面一个个的金黄色的山芋条。
“这是油炸的红薯条,好东西。”
梁依依见了,眼睛一亮,赶紧吩咐道:“相公,那一块我尝尝。”
“好。”
楚铭轩点头,着就拿了几块出来,顺手塞了一块在梁依依嘴里。
嘎吱!
清脆的声音在口中响起,红薯的清香带着丝丝甜腻,满口留香。
“好吃。”
她忍不住赞叹,轻笑道:“县太爷夫人真是有心啦,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可也是个费心思的活,不知道夫人从哪弄到的。”
“确实很不错,红薯的。”
楚铭轩同样点头,想了想道:“多半是人送的,怎么,媳妇你会做?”
“恩,勉强会一点,得试试才知道。”
梁依依点头。
红薯条并不难做,就是红薯蒸熟了,然后捣成泥,掺点白糖或者米糖,然后做成块状,或者剪成条,晒干了之后用油炸。
红薯条的做法很多,除了油炸,还可以如同炒爆米花一样的炒,不过炒的虽然好吃,却有些硬,不如油炸的酥脆。
这东西上一世梁依依也见过,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很多农村家里十分爱做,而且原料除了红薯,还有大米,不过大米要先磨浆,然后蒸,步骤有差异。
想到这里,她不由心头一亮,估摸着等大冬没事儿的时候,也自己做一点。将红薯条收好后,二人一边走一边逛,此时的新河镇似乎得到县太爷的吩咐,虽然气氛上依旧不怎么好,可也有商铺开业了,而且来往的人也不像前两日那么惊慌,渐渐有恢复太平的架势。
“看来,县太爷动作很快啊,人心都安抚下来了。”
梁依依打量四周,为县太爷的手段感到惊叹。
“这是理所当然的,毕竟病有的治了,谁都不想走,日子还得过。”楚铭轩轻笑。
梁依依点头,这年头的百姓,虽然不是个个都淳朴,但适应能力真的很强,他们就像野蛮的杂草,哪怕没人在意,依旧坚韧地野蛮生长。
“咦,那里又卖布的,正好买点回去。”
没走多远,梁依依便看到一件布庄,店铺并不大,不过洒扫的很干净,让梁依依眼睛一亮。
上次,她本打算着让楚铭轩去县城买点布料,等入冬了好给家里弟妹做两身棉袄,只可惜后来因为花大娘的事儿耽搁了,如今顺路,她倒是又起了心思。
楚铭轩闻言也想起这事,不由点头道:“看着还不错,确实要买点。”
“恩。”
梁依依着,将黑风的缰绳递给楚铭轩,兴致盎然地踏进布庄。
或许因为瘟疫的缘故,布庄十分冷清,就一个掌柜的,见到梁依依进门,打量一番,惊道:“咦,我认得你,你是梁大夫吧?”
“是啊,你从哪认识的。”
梁依依从善如流。
“嘿,这两日你们几个大夫忙前忙后可都传开了,多谢你们了,现在我们镇上的人,总算有救了。”
掌柜的着,一脸热情地道:“梁大夫,你想买点什么,我保证按本钱卖你。”
“那就多谢啦,我先看看。”
梁依依轻笑,也没在意,仔细的打量这些布料来。
或许是新河镇人多,又或许地段好,这里的布庄很多布料十分不错,连绸缎绫罗都有,这在三星镇,可不多见。
不过梁依依也没太在意,尤其是绸缎之类的,虽然透气性很不错,而且也确实是蚕丝的,可梁依依还没那么大方,毕竟不耐磨,而且太滑溜了,走路上都放光,实在是太豪气,跟她家人身份有点不搭。
而麻布没有松紧,硬邦邦的,她也没打算买,所以直接将目光落在棉布上。
这年头,棉花到处有栽种,所以相较于丝绸,棉布价格更便宜,算是最实惠的。
念及至此,梁依依看了两匹棉布,道:“掌柜的,这布怎么卖?”
这是一匹靛蓝的加一匹青色的棉布,看着挺厚的。
“十二文一尺,给你算十文。”
掌柜的轻笑。
“买这两匹!”
梁依依估摸着价格,毫不犹豫开口。
这年头一匹布也就是长四十尺,宽两尺左右,也有三尺的,看个人喜好,所谓的开价,也是按长度算。
眼前这布虽然宽也就一尺八多点,不过价格也算合适,梁依依自然不想错过。
“好嘞,还要不要别的?”
掌柜的见梁依依开口这么阔气,不由两眼放光。
“再买一匹这个。”
梁依依想了想,目光又落在一匹深紫色的布料上,她挑选的颜色都是深色,这样耐脏。
“好,一样的价。”
掌柜的脸上笑开了花。
梁依依也没多,随后又看了看,发现也没别的,不由问道:“对了,掌柜的,知道哪里有卖草帽的吗?”
“你是斗笠?”掌柜的听着草帽,有点莫名所以,这年头草帽带的不多,大多都是斗笠。
“不是,就是草帽。”
梁依依摇头,斗笠她家就有,就是太重了,她想打听一下,这里有没有草帽,毕竟按道理,这年头草帽也横行了,不过这年头的草帽不是芦苇编的,而是棕树的嫩叶。
棕树的能叶子刚长出来的时候,是黄色的,砍回去用水煮了,抽掉中间硬的主叶脉,就能编制。
“没有见过。”掌柜的摇头。
梁依依见次,知道这时候多半是买不到了,也没在多问,将布收好便果断付了钱。
掌柜的见一大早就有一两二的收入,兴奋的不行,见梁依依要走,忍不住将一边放着的一卷线放到梁依依手上道:“看梁大夫这么照顾我生意,这卷线就送你了,当添头。”
“那行,多谢啦。”
梁依依轻笑一声,转头就将三匹布放在了黑风身上,用绳子绑好。
“你这是打算做衣裳?”
楚铭轩见此,忍不酌奇地问道。
“恩,马上入冬了,给大妹他们做一身袄子跟衬衣。”
梁依依点头,虽然上次已经给弟妹买过新衣服,可毕竟是热穿的,如今冷了,家里也没什么新衣服。
往日家里没条件就算了,如今既然有条件,她自然不想苛刻几个的。
“你有心了。”
楚铭轩愣了愣神,眸子里溺爱之色越发浓郁,他虽然也很关系弟妹,但终究比不上梁依依这般细心。
“什么傻话,走啦,去买点吃的回去。”
梁依依展颜一笑,随后又买了两斤肉,一斤大排骨以及一点糖果之类的零食。
等买的差不多了,身上出门带的五两银子也花了半,她才收手。
不过没走多远,梁依依在一个摊子上突兀地见到几个圆溜溜的马铃薯,不由眼睛一亮,慌忙走了过去问道:“老板,这是什么菜?”
“土豆,味道还不错,姑娘要不要买点。”老板是个老妇人,见梁依依问起,忍不住炫耀道:“姑娘,你可别瞧这菜啊,这可是媳东西,还是去年我一个亲戚从外地带回来的,能吃也能做种。”
“大娘,您知道怎么种吗?”梁依依心动的不行,忍不住问道。
她是真不知道土豆怎么种,前世别的东西都碰过,唯独这个没见人种过。
“简单的很,就是等来年开春,放在暖和的地方,这上面就会发芽,然后切块直接埋土里就好了。”
老妇人着,便仔细唠叨起来。
梁依依听了几句,顿时就明白了,当即就笑道:“那成,我买点回去尝尝。”
“诶,好,五文钱一斤。”
“行!全买了。”明年总算有新鲜菜吃了。
梁依依看着那圆溜溜的土豆,心头乐开了花,毫不犹豫打包了。
总共七斤半,大娘也很爽快,直接算七斤。
梁依依付了钱,眼看没什么东西装,索性从马鞍上拿了出门时带的围裙,一下子给包了。
这围裙很大,是她预备着上山采药用的。
等她收拾好,楚铭轩忍不酌奇地问道:“你这买的是什么呢?能吃吗?”
“大娘不错,而且我看着挺粉的,应该是好东西,回去尝尝看,万一味道不错,以后可以种了卖,个头大值秤。”
梁依依轻笑,她实在没想到,这里竟然会有这种东西。
不过土豆这玩意,确实挺重的,哪怕再便宜,都不会太亏。
对于吃的,楚铭轩虽然也爱,可自身并不懂太多,不过自家媳妇不错,他自然也不怀疑,于是笑道:“那好,我就等着回去,媳妇给我做好吃的了。”
“恩,放心吧,就算难吃,我也会做好。”
梁依依着,骄傲的扬了扬头。
收拾好这一切,随后他们也就没在继续逛下去,而是直接出了镇子。
两人一人牵着马,一人两手空空,不紧不慢地走着,不时还两句闲话,不出的放松。
“对了相公,你我们要不要去看看花大娘?”
没走一会儿,梁依依想起花家村的花大娘和楚伯伯,有些意动。
楚铭轩闻言讶然而笑道:“我正要跟你这事儿呢,没想到都想一块去了,走吧,黑风已经能跑了,上马。”
“诶,好。”
梁依依脸色一喜,麻利地上马。
马蹄带起尘土,洒下一路烟尘,直奔花家村,远远地,梁依依回头,隐约见到一辆马车,从新河镇缓缓驶出,知晓多半是县令大人也出发了。
“药方也有了,接下来,就看有多少人上心吧。”
她叹息,虽然她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而且已经尽力了,可对于随后瘟疫到底会传染多久,她依旧心头没数。
这年头的百姓都恋家,虽然因为瘟疫很多人不得不逃难,但若是得知有救,多半都会返回。
然而这年头的百姓都不太懂得如何预防,哪怕已经有了药方,可真正放在心上的人有多少,她也不好估计,但无论如何,接下来,这瘟疫想要彻底制止,多半还要很久。
这不仅因为药材需求量大,最主要的是大家身体抵抗力太差,只能听由命。
花家村在黑风全力赶路之下,没有耗费多久,梁依依夫妇二人也没多耽搁,一进村子,就直扑大牛的家。
楚伯伯还没走,见到他们,惊讶地道:“铭轩,依依,你们怎么来了?”
“来看看大娘和大牛他们,怎么样,他们都没事了吧?”
梁依依下了马,问候道。
“好多了,已经能下床走路了,多亏了你啊。”楚伯伯感激地点头。
“依依,你来啦。”
正着呢,屋里就传来花大娘爽朗地话音。
“诶,大娘,我来看看您。”
梁依依招呼一声。
进屋后,就看到花大娘坐在椅子上,脸上已经有了一些血色,精神头十分不错,她不由心头一松,笑道:“大娘,身子好多了吧?”
“恩,舒畅多了,早上还喝了两碗粥。”
花大娘笑着点头。
话间,大牛和赵月桂也出了房间,这两人昨日还虚弱,今日都能下床了,显然恢复的都很不错。
一番客套之后,梁依依又替三人把脉,发现已经没大碍,余下的只要吃药修养,便安慰一番,也没多开药方。
倒是楚伯伯,忍不住惊叹道:“楚家媳妇,早上县太爷吩咐人来打过招呼,公布了瘟疫的药方,我看那方子,跟你之前开的一样,想来这次瘟疫,多半都是你出的力吧,真了不起,可给我们楚家村长脸了。”
“这次也是运气。”
梁依依轻笑,也没太居功。
“运气很多人都有,没真本事也没用,真不知道你这一身医术到底跟谁学的,真是厉害。”楚伯伯叹息。
梁依依的耀眼,他看的真切,实在很难想象,梁家村那个穷旮旯竟然能卧着这么一只真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