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丁外传

第三五八章 画媒诗

第三五八章:画媒诗

张皓云拿下这一组最后一个名额,樊方儿人自是欢喜,连忙上来道贺。三人携同连晋两级,心头皆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尤其是方季常,这一场得张皓云私下相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连晋两级,樊方两人信心大增,再也没了紧张情绪。相携前往下一场时,三人谈笑风生,并排前行,倒像是知交好友一般。

第三场亭中依然坐落两个评委,不同的是旁边还加坐了个老儒,而且比赛人数也比前两场多了些,场中已有九人,加上他们三个,共计十二人。才子们正径自低声交谈,隐约中听出他们竟是在猜测那老儒的来历。

“各位——”一评委见人数已齐,起身指向老儒介绍道:“各位才子,比赛之前,先给各位介绍一下,这位是扬州通济先生,今日特邀前来作为本场的题官与总评委,大家鼓掌欢迎。”

“通济先生?是通济先生?……”惊异声中,几个才子连忙向前拜见,动作谦谨而恭敬。

张皓云见众人崇拜神色,方樊二人亦是一样,疑惑着拉住樊哙,小声问道:“樊兄,这通济先生是什么人?他很有名么?”

“唏——张兄你竟不识得通济先生?”樊哙讶异地看向张兄,见他摇头,神情不似作假,心里不由狐疑,蹩眉道:“通济先生乃是江南名家大儒,才华横溢、诗画双绝,且身兼扬州学政要职,可谓是我等读书人学习的楷模典范。张兄你连通济先生的名头都未听过,你还算是读书人么?”

噗——张皓云差点吐血。这话说的,怎么?不认识他的就不是读书人了么?老子在这里谁也不认识,还不是照样上来比赛。靠,管他什么名家大儒,扬州学政,老子只要知道他是总评委就行了。

见众人拜见完毕,评委随即宣布比赛规则,这第三场自是与前两场完全不同,这一场赛竟是以画题诗,由通济先生出画,参赛才子以画为媒即兴作诗。品画时间以一盏茶为限,人头一诗,凡诗成者即可举手抢答,再由评委评判打分,分数共有甲乙丙丁四种,一个甲分等于二个乙分,以此类推。而且这一场并未限制晋级名额,只要总分数达到两个甲分即可晋级。不过从那老儒高深的笑脸看来,要过这一关,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众人点头明了,评委随即宣布比赛开始。老儒不慌不忙从桌下取出一副画卷,摊开挂于亭子。众才子相拥观望,却是一副《西湖春雨图》。

图上所画乃是西湖断桥一景,霏霏细雨,滴落湖面涟漪,湖岸边柳树成荫,荫下露出半扁轻舟,似是在树荫躲雨,又似在冒雨泛舟,图左侧两株桃枝迎风,粉色桃花在细雨中凝珠绽放,两只燕子掠湖而飞,映衬出一副春意盎然的气息。

这春雨图着墨开朗,线头粗细分明,画意更是引人入胜,实是一副沁人心脾的江南春雨图。才子们一阵品头论足,又是扼首赞叹,竟是看得痴了。

张皓云也在品画,不过自是与那些才子不同。他虽然对画画也略懂一二,却还未到痴迷的地步,此时的他,只是在暗忖着这春雨图是不是出自这通济先生的手笔,拿去卖的话能值多少银子。

画是不错,可惜没有落款,也不知是不是这通济先生所作?张皓云对画不太感冒,自然无法从笔迹中判断是谁人所画。当然,就算他精通书画,怕是也认不出来。这大全的书画名家,除了解缙与于自清,他又还识得谁来。

心里暗觉惋惜,回头见众才子又是点头,又是赞赏,竟是全部沉迷于画卷,完全忘了比赛之事。张皓云连忙扯了扯樊方两位仁兄的下摆,樊方两人旋即回过神来。

通济先生见众生沉迷画卷,眼里隐隐露出一丝得意,自是一声不吭,倒是旁边评委看不下去了,开声提醒道:“不知哪位才子已有佳句,先为此画题上一首?”

评委这一提醒,众人顿时回过神来,急急开动脑筋,却已经迟了些,一才子已然举手通报:“学生不才,愿先口占一首--”。却是被张皓云第一时间提醒过来的方季常。

评委看了方季常一眼:“念!”。

方季常再次看了一眼字画,跨出身子,远视亭外,脸上挂着自信的微笑念道:“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孤舟撑出杨柳荫。”

这方季常倒也有些真才实学,出口成章,诗意也是不凡。张皓云心里暗赞,随即拍手称快:“好诗,好诗,方兄念的一首好诗。”

樊哙亦紧跟着鼓掌助兴。其余才子面面相觑,皆暗自悔恨,只怪自己着迷于画境,一时失神,竟被此人抢了先机。见有人带头鼓掌,为免落个小家之嫌,众才子唯有陆陆续续跟着鼓起掌来。

“惭愧,惭愧——”方季常也没想到全场才子都会为自己鼓掌助兴,感激之余,频频向四周施礼致谢。

通济先生兀自微笑点头,点评道:“不错,此诗句意明朗,将画意概述的淋漓尽致,实乃上佳诗句。”说着暗地向评委做了一个手势,两评委连忙举牌:“甲等。”

方季常微微一愣,旋即大喜,自己第一首诗就获得了一个甲分,这一个甲等,无异于往晋级之门跨了一大步。

众才子不由紧张,看向方季常的眼神又是羡慕,又是无奈。不过,方季常此举却也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斗志,齐齐望向那老儒,期待第二幅画快点出来。

第一幅画获得了甲等,也没有了再题诗的时限。那老儒收了画卷,挂了第二副画出来,众人抬头看去,只见第二幅图画上画一江流,清流幽幽,两只鸭子兀自欢快畅游,远岸萎篙丛生,中间夹杂着几支芦竿,近处则是一片小竹林,几支桃枝从竹叶前崭露头角。从画面上看,这又是一幅春意盎然的咏春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