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 楹联抢答赛
第三六一章:楹联抢答赛
这出联的老头定又是这一场总评委了,张皓云暗暗猜测。见老头一副气若神闲的模样,猜想着只怕又是什么江南什么什么有名的大儒之类的人物。
“首联--上联为:诗歌辞赋,此乃文人唱和之所。”老儒念了一句,将联面挂在了亭柱上。这首联很有些意思,竟是借题隐喻这诗联大会乃是文人聚会的意思。张皓云心里好笑,我靠,这些出题的家伙定都是马屁精,出个联句还带噱头。
联面已出,众才子连忙开动脑袋沉思,只是片刻,便有一才子举手道:“学生苏州薛越白对:梅兰菊竹,皆有君子傲然之风。”
“好,以四君子对四文裁,对仗工整,词意中肯,尚算佳句。”老儒点头微笑道。一个‘尚算’,却说明这并非是最佳对句,其他才子仍可继续抢答。
“在下徐州陈水匾也有一联--琴棋书画,非是孔孟相授之学。”另一个才子站出来对道。
“琴棋书画对诗歌辞赋,也算甚好。”
此联被连对两联,皆未判出最佳句。樊哙适时举手道:“在下杭州樊哙有对:风花雪月,岂是才子风流之会。”
“好,好一个风花雪月,好一个才子风流,工整华丽,意境融洽,实乃上上之句。”老儒须发绽放,示意评委举牌,这第一个甲等便判给了樊哙。
张方两人齐齐道贺,紧接着第二幅上联又呈了出来: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小生徐州孔繁秋对: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
“好--”老儒点评了几句,判了上句。
未见评委举牌,樊哙随即拱手接对道:“杭州樊哙对: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
“好句,上上之句。”老儒抚须致意,评委随即又给樊哙记了个甲分。樊哙连下两联,竟是率先拿下了第一个晋级名额。
“第三联:汲来江水烹新茗。”老儒边挂第三联边念道。
“杭州樊哙有对:买尽青山当画屏。”又是樊哙率先举手,又是直接判了一个甲分。
众才子有些唏嘘,这姓樊的杭州才子着实是才华过人,连下三联皆是佳对。若这些联子都被这位仁兄对了去,那自己哪还有晋级机会?感叹之余,众才子更加紧张起来。
樊兄果然好本事,这三联词意得当,对得完美无缺,可见其在楹联方面造诣不凡。张皓云打心眼里佩服,回头看到方季常正蹩眉沉思,深锁眉头。心里打了个突,不由暗暗担心起方季常来。
与樊方二人同组连晋三场,张皓云对这两位仁兄也有了更新的认识。论才学,两人可谓旗鼓相当,难分高下。不过论综合素质,却是樊哙略胜方季常一筹。樊哙心细、冷静,比方季常更能沉得住气,也更精明圆通。当然,也不是说方季常就差了,只是方季常的强项似乎只是赋予在诗词方面,对楹联却是不太精通。
楹联毕竟不是诗词,思考方向比较偏重于急智,并不像诗词那般只要靠死记硬背或想象力丰富便可玩的出来。楹联这玩意,断字,审意,对仗皆要分明,这些功夫可是要靠平时多锻炼,经常实践才能精熟的。就跟女儿家学刺绣一样,要的是一个熟能生巧。
这一场,看来还得想法子帮帮方季常才行,有必要的话,私通作弊也可一试,权当拉兄弟一把了。张皓云思忖间,老儒已把第四联挂了出来。
“第四联,白鹭新飞,看天外云卷云舒。”
这第四联似乎有些难度,众人冥思良久,竟是无人揭对。就连樊哙也尚自沉思,显然一时片刻心中还未有佳句。
张皓云也在想句,见远处山峦葱郁,眼珠一转,接着在方季常耳边轻吟了一句。许是声大了些,旁边的樊哙似是也听到了耳里,偏过头来看了两人一眼,莞尔一笑却又马上回了头去。
方季常兀自一愣,惊讶地看向张兄,却是眉间忧愁立现,一时迟疑起来。
这一迟疑,却是有位才子已然举手念了一句出来:“凤凰领鸣,引群鸟一唱一和”可惜这联字句虽是对仗上了,意境却差了些。判决下来,也不过是一中句。
见方季常只是看着自己愣神,张皓云不禁来气,你小子看着我做什么,快对呀,错失机会,可就浪费老子的一副好对子了。张皓云自是看出这个书呆子心里在矛盾什么,急急拉了一下方季常衣摆,以命令的口吻低声道:“对!”
方季常被张兄那严厉的眼神吓了一跳,却也马上乖乖举手:“凤,凤,凤鸣书社方,方,方季常有对--”
张皓云一愣,转而却是惊喜。呵--没想到方季常竟然是凤鸣书社的学子。我靠,早说嘛,早说你是于老头的徒子徒孙,老子就是作弊也得帮你一把。呃--好像老子已经在帮忙来着。嘿嘿,我与你家院长可是称兄道弟过的,就凭跟于老头这份交情。帮忙照顾一下后生小辈,应该的、应该的--。
老儒听得有人举手,却不念出对句,疑惑地看了一眼方季常,见他紧张模样,慈祥微笑道:“公子勿要紧张,有对只管念来便是。”
老儒这个善意的笑容却是让方季常放松不少,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张兄,拱手谦礼道:“学生便对:青山旧颜,任庭前花开花落。”
“好,好一个任庭前花开花落,意境不凡,实乃上佳妙对。”老儒眉毛一展,评委马上亮了个甲等。
张皓云舒了一口气,总算这方季常还没死板到钻牛角尖的地步。不然,你小子若是晋不了级败坏了老子的联句,老子回头非找于老头教训你不可。
樊哙连忙向方季常道贺,眼睛却偷偷瞟了一眼张皓云,嘴角笑意更盛。张皓云嘿嘿一笑,连忙示意了一个眼神,两人促狭相视,均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