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象头神犍尼萨
看着还在冒着青烟的台子,马和一时间愣住了。
茫然间,有人在轻轻地拍着他。
马和回过头看了看,拍他的是三郎。
三郎笑了笑:“生死之间,有什么想法?”
马和似乎还沉浸在其中,一脸的茫然。
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虽然还没有参透生死,不过这种震撼也让我懂得不少。
生死都可以瞬间转换,更何况只是丢失一件东西。
三郎先生,谢谢你啊!
我现在没那么郁闷了。”
李健摇了摇头:“这种味道并不刺鼻,可是让人闻了很难受。
我一辈子也忘不掉这个味道。”
车田千代轻轻地叹了口气,只有紧紧的坐在她身边的马和才听到了。
马和看这车田千代,车田千代轻轻的靠在马和的肩头,请轻声的说道:“哥哥在那头,我在这头。
人可以不见,可是心灵可以相通。
这距离不算遥远,只是隔着一条河水。”
马和伸手轻轻地搂住车田千代。
车田千代微微的抬起头,看着马和棱角分明,英俊的脸庞:“马和君,你知道吗?
我感到很轻松。
自从哥哥走了以后,从来没有过的轻松。”
马和没有办法体会到车田千代的心情,毕竟死去的是车田名泽,是她的亲哥哥。
可是马和这一刻对于生死有了另一种看法。
马和对车田千代说道:“你看看,死去就好像另一个开始。
也许现在名泽在一个从满阳光的地方,快乐的生活着。”
车田千代笑了,笑得满脸的阳光。
好像把心中的阴霾一下子都驱散了。
这时候,天空飘起了毛毛细雨,洒在几个人的身上。
可是太阳依旧挂在空中。
这是一场太阳雨。
几个人感到一阵的清新,好像细雨连人的心灵也一起洗涤了。
马和四处看了看,在在桥边的犄角处,一个象头神,似乎在想几个人微笑。
看着那憨态可掬的象头,马和更觉轻松,笑了笑,对三郎问道:“三郎君,这个象头神在尼泊尔几乎到处都是,他到底是谁啊?”
三郎笑了笑:“他的来头可大了,他是印度教中主要的神。
他就是象头神犍尼萨为印度教及印度神话中的智慧之神、破除障碍之神。
他是湿婆神和雪山神女帕尔瓦蒂的精神之子。
象头神信众广泛。
在藏传佛教中被称作自在天,欢喜天,圣天,是守护神;在日本,被视为夫妇圆满之神和财神;在泰国,他叫做‘象头神财天’;而在印度教中,他是排除障碍之神,是财神,是命运之神,是学识之神,代表着智慧,象征着吉祥和成功,是印度最具人气之神。
对了关于他还有个故事呢。
相传湿婆沉醉于修行,经常外出修行很多年也不回家一次。
他的妻子帕尔瓦蒂在一次湿婆外出修行期间,利用净身用的姜黄黏土做出一个小男孩并赋予其生命,这便是最初的‘男孩犍尼萨’。
二十二年后,湿婆终于回家了,刚到家门口,就看见一个他不认识的英俊帅气的男孩儿守在那里,湿婆告知自己是帕尔瓦蒂的丈夫,谁知只听从母亲吩咐的男孩儿就是不肯放其入内,湿婆失去耐性,说话间便与男孩儿开战,不料这个小子力大无穷,这下湿婆可急了,为了尽快取胜,使出杀手锏三叉戟一下子就把男孩儿的头颅给砍下了。
待帕尔瓦蒂沐浴完毕后发现儿子居然在看家护院时被自己不知情的父亲所害,万分伤心难过并且气愤,随即要求湿婆救活他们的儿子。
然而威力强大的三叉戟早已将犍尼萨的头颅砍飞到不知去向。
湿婆只好向创造神梵天求助。
梵天告诉湿婆,在他一路寻找过程中所遇到的第一个且头朝北方的生物,便可将其首级拿来代替做犍尼萨的脑袋,于是湿婆便派遣他的天将四处寻找,最后发现一只正好头朝北方的垂死大象,于是待大象死后便取下其首级装到了犍尼萨身上,男孩犍尼萨复活了,也从此,男孩犍尼萨正式化身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象头神。
象头神画像。
世界第一长诗《摩诃婆罗多》的创作经过也与象头神密不可分,今天的印度神话,几乎都包括在这本巨着里面。
智慧女神萨拉丝瓦蒂送给犍尼萨神笔和墨水,使他成为学识之神。
传说《摩诃婆罗多》的构思者广博仙人在经历了班度与俱卢两个王族的争权战争后,悟得真理,在脑海中浮现出史诗词曲,可他却无法做到边口述边记录,便求助于创造神梵天。
经梵天指点,仙人找到犍尼萨帮忙,用犍尼萨的神笔记录下广博仙人的口述内容,但由于这篇史诗的长度有如海量,以至于把犍尼萨的神笔都写坏了,为了不打断仙人的思路,犍尼萨急中生智,折断自己的右牙,沾上墨水,继续听着广博仙人的口述,不断书写,最终完整记录下了这篇被誉为印度最伟大经典之一的巨作。
也从此,犍尼萨变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只有左象牙而没有右象牙的模样。
那只被折断的象牙也无时无刻的告诫着人们:
世上不会有完好理想的命运,凡要达到成功,身体和心灵,知识和智慧,都会要做出牺牲。”
听了三郎的故事,马和仔细的品味着三郎后面的话,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霍得站了起来,对着几个人笑了笑:“对,三郎说的对。
我们应该往后面想一想。
不属与我们的就会离开,属于我们的还会回来。
走我们回酒店,准备明天回拉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