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老乡
马和听了李健的话,摇了摇头:“不战而曲人之兵,才上上策,所谓上兵伐谋。
自然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车田千代点了点头:“可是我们怎么能知道这个人是谁呢?”
马和耸了耸肩膀:“亲爱的,你总是把问题问在最关键的地方。
我也不知道。”
李健“切!”的一声:“夸夸其谈,只会说,还不是没主意。”
马和哼了一声:“你懂什么,这叫做勘破,放下,自在。”
一直在认真开车的扎西接口说道:“前面就是加油站,过了加油站,就有个小镇子。
我们晚上住那里,还可以补充点东西。”
几个人一听有小镇,都很高兴,都精神起来。
果然,又开出去一阵子,已经过了中午,车子才开进了加油站,加油站也是极其简单,只有两台加油机,一个加油员。
扎西在加油,马和拉着平措和加油员东拉西扯的聊了起来,想了解一下这边的情况。
可是知道扎西吧油都加满了。
马和也没了解出什么。
扎西笑着拍了拍马和的肩膀:“想听故事,找老人。
这些年轻人很多事情都不知道。”
马和也笑了笑,点着头上了车。
说是很近,转过山就到。
可是这座山真的很粗。
一直转啊转的,转了很久。
就在几个人都在怀疑扎西再骗他们,根本就没有镇子的时候,前面真的出现了一个平缓的地带,远远的可以看到有白色二层藏楼。
这时几个人才松了一口气,李健笑嘻嘻的说道:“扎西大师,真怕你忽悠我。”
扎西也轻松了许多,这段已经不是山路了:“我怎么会忽悠你。
我可是不打诳语的。”
说话间,车子已经开进了镇子。
这个镇子实在是太小了,只有一条街道。
可是虽然小,却是五脏俱全。
扎西说道:“这里恐怕是去尕朵觉沃转山的组后一个补给点了,所以这里的东西很全。
我们要多点补给。
实在不知道要找多少时间。
我想恐怕后面还要走路上山。”
李健点了点头:“我看扎西大师,我们还是先找个地方住下来,最好是洗个澡,再吃顿好的。
然后再出门扫货。”
扎西点了点头:“好!
马上到。”
在镇中平缓的街道上,扎西加快了速度,在街道的尽头找到了一家小小的旅店。
几个人跳下车,旅店的老板迎了出来。
扎西走过去,问道:“老板有房间吗?”
老板是个老人,也是皮肤黝黑,一看就是久居高原的人。
大概六十多岁的样子。
笑呵呵的对扎西说道:“有啊,有啊,都是空房。”
扎西问道:“是啊!
这里怎么人这么少,应该会有转山的的人啊?”
老人笑了笑:“最后一拨都进山了,再过几天,就会到雨季了,进山就有点麻烦了。
你们才到啊?”
扎西点了点头,招呼几个人。
走进了旅店。
老板也随后跟了进去。
几个人要了两间相邻的大房间,里面也算是干净整齐。
扎西和老板谈过了价钱,问道:“老板大叔,这里又饭店吗?”
老板笑了笑:“我这里就是喽,不过我这里不是藏餐,因为我不是藏人。
饭是由我来做的,不知道你们喜不喜欢?”
李健跳了过来:“好啊,不吃藏餐也不错啊!”
老板看了李健一眼,惊喜的说道:“这个酗子,你的口音很熟悉啊。
你是东北人?”
李建点了点头:“是啊,而且不止我是。”
说着拉过马和:“他也是啊,我们都是东北来的。”
老人高兴地拉住两个人:“太好了,我们是老乡啊,我也是东北人。
在这里遇到老乡可是真不容易啊。”
李酵马和一听也是很高兴,拉着老板聊了起来。
聊过之后,几个人才知道,老板叫做肖冰。
是当年上山下乡来到这里的。
原本是在青果阿妈草原上放羊的。
后来娶了当地的藏家女孩,就留在这里,再也没有回去。
后来公社解散了,老人又没有羊,所以搬到这个镇子上,做起了小生意。
后来这里旅游的人多了,转山的人多了,就盖了这个旅馆。
老人的儿女都不在身边,都回到东北了。
可是老人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愿意回去,就一个人在这里。
也许是他乡遇故知,三个人聊了很久,知道所有人的肚子都开始抗议,老人才站起身:“光顾聊天了,你们应该饿了。
我去做饭,做点正宗的东北菜。
反正没人,我们关了店,你们陪我喝点酒怎么样?”
几个人对这个健谈的肖冰老人,都很有好感,又有好东西可吃,自然轰然应声。
老人在厨房中忙了好一阵,马和也卷起袖子也进去帮忙。
扎西看着马和走进了厨房,说道:“没想到马和也会做饭啊?”
李健自豪地说道:“那是,和和也算是色艺双全。
做饭很好吃的,千代子,你可算是有口福了。”
车田千代笑着不说话,一脸的幸福。
扎西却奇怪的问李健:“得嘞,你也是东北人,怎么不进去帮忙?”
李劫嘿的笑着:“吃,我还行。
做吗?我就有心无力了。
不过为了表示支持,我决定一会儿,就是撑死了,也不会剩下一点。”
平措面无表情的说道:“这是不是就是你们东北人常说的‘吃啥,啥不剩。
干啥,啥不行。’?”
看着平措的表情,一点都不像在说笑话,可是说的东西却偏偏很好笑。
李健直气的二目圆睁,抓耳挠腮。
扎西和车田千代被两个人逗得笑的前仰后合。
眼泪都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