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机兵
一个冰冷的没有热情的黄昏。晚霞即将消失,四野一片沉郁,晚风吹过草地,爻起了细细的柔软的无边声响,漫漫泛泛,如同那古老的钟声。在梧桐树林下浓重的阴影下,各种昆虫的鸣叫婉转而清丽。远处树木的影子渐渐淡漠下去,到了天边就如一抹青烟。
楚江河发源于阴山南麓,因其山间源地几处大型洞穴群泉涌如柱,水量极其丰富而得名穴水,起初不过是一小溪流,后在奔跃出阴山区时有数支大小不一支流汇入,水量更是大增,浩浩荡荡沿着平陆南部东下后汇入楚江江,乃是楚江一条重要支流。
由于南部地区虽然是以平原为主,但却有不少沟壑将整个大平原分割成许许多多破碎的小平原,虽然不及北部崎岖,但也对大规模军事行动造成一定影响,相比之下,因今年干旱的河谷地却显得十分有利于大部军队的行进。南湘人因此选择了沿着楚江西进,由于今年东大陆气候一场干旱,河流量也比往年小了许多,甚至不及原来水量的四分之一,因此在河滩沿岸留出几位宽阔的泥地,加上原来河朔发洪水时空余出的大片荒地,地势相当平坦,经过太阳曝晒,泥地板结,这沿河地区也成为军队大规模行进的最佳路线。
南湘人也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并武断的认为刘流军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不敢出城迎战,所以放心大胆的纵马西进,没想到却与沿河东下的刘流军团第三重装骑兵军团迎头撞上。
轻重两队骑兵的碰撞很快就分出了结果,就像一道巨大的楔子,项羽率领自己的军团剖开了西进的两个南湘万骑队,并继续向东猛冲,立即与紧随轻骑兵西进的两个重装骑兵万骑队混战在了一起。这一场重装骑兵之战是刘流军的重装骑兵第一次与号称东大荒战力排名第一的南湘重装骑兵的较量,按理说重装骑兵一般不大可能面对面的肉搏对决,而是以突破敌人步兵的能力来一较自己战力高下,但命运却如此作弄人却让两支重装骑兵在这样一个情形下爆发了一场王对王的决战。
一方是号称铁军的南湘重甲骑兵,一方是新近崛起的刘流军重甲骑兵,长矛对长矛,铁甲碰铁甲,从数量上西北军略占优势,而加之南湘人显然没有料到会在这种情况下爆发一场这样的战斗,成楔形插入的第三重装骑兵军团首先就取得了小胜。
疯狂突入的西北骑兵的确给了南湘铁骑当头一棒,但久经战阵的南湘铁骑很快就调整了布署,重新集结成为正规方阵与经过前方轻骑兵阻挠的刘流铁骑激战在一起。铁矛翻飞,金戈纵横,每一次碰撞都只有一片整齐的呐喊声和金属武器的撞击声以及武器击打身体的钝响,尸体坠地发出沉重的闷响和马蹄落地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已经分不清究竟是什么,落地的尸体很快就在铁蹄下变成铁甲裹成的一团肉泥。
号称不败铁军的南湘铁骑很快就表现出来他们几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战斗力,两支铁甲骑兵也许在各自战场上展开战争不易分辨出高下,但这种面对面的对决则可以马上看上双方的差异。南湘人用百年铁血铸就军纪战力的确不是西北短短几年间组建起来的军队所能比肩,尤其是在绝对讲求纪律作风的重装骑兵中,两股钢铁洪流撞击产生了巨大鸣颤,甚至连整个大地都为之发抖,融汇的洪流开始变形混合最后发展到混乱,虽然西北铁骑在数量上战局先手,甚至还占据了先手,但顽强的南湘人在付出一定代价后凭借自己坚韧的斗志逐步扭转了不利局面并渐渐占据了战场的主动。
黑森森的铁盔和兽形护面,重重叠叠的铁叶甲,坚韧厚实的马铠,坚强有力的双手中锋利奇长的镔铁长矛或长戈荡起阵阵风雷,胯下骏马的喷息和嘶鸣仿佛蕴藏这无穷的力量,巨大的惯性加速度足以让一匹重达千斤以上的铁骑足以将一堵厚墙撞塌。无论从甲胄还是装备来说,双方并无太大差异,唯有从双方眼中表露出来的神情可以见识到双方风格的炯异。一方是冷峻沉稳无情漠视,仿佛浸润了百年的沧桑和艰难,即便是泰山压顶江河倒流亦不会有半丝色变,一方是狂热豪情汹涌澎湃,好像千年熔岩突然迸发,纵然是前方有铜墙铁壁也一样冲垮击塌。
刺耳的金属撞击声连续不断让人有如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打铁作坊中,震耳欲聋,从士兵胸怀中爆发出来的怒吼更是响彻云霄,无论这一场铁甲骑兵的碰撞胜败如何,都足以作为一场百年难遇的经典血战载入战争史册。
热血对冷峻最终还是分出了胜负。虽然西北铁骑在先期取得了先手,但势力强悍的南湘铁骑很快就凭借严谨的纪律和有条不紊的战术调整扭转不利,双方的搏战进入了比拼骑兵真正实力的阶段,南湘人引以为傲的铁骑没有让他们失望,在很快削弱了西北铁骑两翼的战队后,南湘铁骑很快就将西北铁骑分割成了一个大块和几个小块,并利用小规模方阵发起冲锋,围剿小块西北铁骑群。
缺乏应对这种场面的西北铁骑虽然也拼死相搏,但战术、经验以及意志上的差距不是光凭勇气和热血就能弥补,好在作为第三重装骑兵军团军团长的项羽很快就发现了这一不可逆转的趋势,贵族出身的他最为擅长的就是在不利局面下撤离,他不能让自己这一支西北第一个重装骑兵师团毁在南湘人手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能够脱出包围,吃一堑长一智的西北铁骑战力定然能够上一个新台阶,更何况自己也初步完成了计划中堵截任务。
南湘铁骑虽然占据了上风,但他们并无能力包剿这支强大的铁甲骑兵,向北突围的西北骑兵迅速撕裂了南湘人在北方的防线,当然他们丢下了多达三万人的尸体,南湘人为了绞杀这支铁骑同样付出了惨痛代价,有一万六千余名南湘精锐铁甲骑兵在这一场遭遇战中付出了生命,加上前面猝不及防损失的轻骑兵,南湘人在人数上的损失几乎能够赶得上西北铁骑损失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