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一次改变东西方的邂逅

尊贵的大明皇帝?

是什么让大明与远在万里之外的荷兰联盟共和国成为忠诚的盟友?

大明光武大帝嘴角笑了笑,轻轻吐出两个字:“海盗!”

摘在《一个西方游吟诗饶回忆》

永历十五年正月下旬,东海,浙江沿海海域。

当红日初升之际,一艘舰队徐徐离开舟山海域,往南航校这艘舰队有战舰三十多艘,行驶在前的是两艘“三桅炮船”,船长达二十余丈,桅杆高四丈,有五层船舱,配备各类火炮五十门。

这两艘战舰来自郑成功的馈赠,昔日江宁之战失利,郑成功仓促撤退,来不及通知深陷腹地的张煌言;待听到张煌言平安回来的消息,郑成功大喜,便拨给张煌言部一些兵马,其中就包括两艘大型战舰。这种战舰可载作战人员四百人以上,在此次航海中担任护卫舰的作用。

在这两艘大型战舰后面,有三十余艘大不同的战舰。他们载了义军官兵二千,家属等三千余人。

朱慈煊与张煌言在一起,在右侧的大型战舰上。他的三个弟子各有安排,大弟子胡一清守护在他左右;二弟子顾炎武却是自告奋勇得与吕留良在一起,在另外一艘护卫舰上,担任起了行军参谋。

至于他的三弟子姚启圣则被朱慈煊派到了一艘战舰上担任副指挥,这个任命让姚启圣整个人都打了鸡血,双眸之光像是一把骤然出鞘的利剑,杀气腾腾。

朱慈煊才瞧了一眼,就叹息,人才就是人才,只要给一点点光,他就发出耀眼的光芒。

一切如朱慈煊预料的那样,张煌言的舰队在海上行了一,愣是没有瞧见半点点大清水师的身影。

朱慈煊这几日劳心劳力,实在累了;到了海上,午时没过几个时辰,整个人便睁不开眼皮,待一觉醒来,发现已经是朝霞满,换了一副景色。

他起身询问左右,才知道自己已经睡了足足一个晚上。待走出船舱,见张煌言正站在甲板上,拿着西洋望远镜注视着前方。

“苍水先生早,”朱慈煊用了个后世常用的打招呼方式。

“玄着拜见大师,”张煌言转过身朝朱慈煊拱手道:“大师昨夜睡得可好?”

“好得很,都睡成猪了,”朱慈煊笑了笑,走上前来,好奇询问:“苍水先生,这夜间如何行船?”

“靠罗盘和北斗星。”张煌言一完,见朱慈煊一脸懵懂,又笑道:

“其实微臣也没有远洋的航海经验,舟山到思明(厦门)这条海路常有往来,已经非常熟悉,基本靠水手经验就能航校如今我们顺风航行,只要不遇上意外,后就能抵达厦门。”

“海上有哪些意外?”朱慈煊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情舒畅宽阔,便半开起了玩笑。

“台风和海盗。”张煌言收起笑容,似乎忆起了一些痛苦回忆,叹气道:“当然,最大的意外是台风。玄着曾与延平郡王远洋攻打崇明、镇江,结果不幸遇到飓风,损失惨重。哎,在威面前,人力真是渺如蚁!”

“台风?”朱慈煊自然知道海上台风的厉害,即使在数百年后,台风依旧是海上航船的噩梦。他心中一阵胆寒,问道:“该怎么规避?”

张煌言呵呵笑了两声,宽慰道:“大师,不打紧的,这个季节不会有台风。”

“那么海盗呢?”朱慈煊其实心里有点慌,忙转移话题。

“海盗,呵呵,来而不往非礼也!”提到海盗,张煌言的神色飞扬起来,比划了个手势。

“就是打了,呵呵C!”朱慈煊想到打海盗,整个人兴奋起来,一连了好几个好字。当然,他兴奋是因为自己现在财大气粗,海盗如果不长眼睛劫掠他们,那就是鸡蛋碰石头,纯粹找死!

“不晓得能不能遇上不长眼的海盗,让老子体验体验打海盗的经历,”朱慈煊有点憧憬起来,毕竟前世玩大航海时代,打海盗的感觉相当不错。

正想着,忽然张煌言神色凝重,低声道:“大师,前面十里外似乎有炮击声音,请大师且避一避。”

“炮弹不长眼,避也避不了,”朱慈煊罢了摆手,笑着问道:“先生,是海盗还是清军水师?”

张煌言凝神听了一会儿,放下心来,笑道:“不是满清水师?这炮弹,应该是海盗劫掠商船。”

“海盗?那太好了,真是曹操曹操到,一提到海盗,老爷就把海盗送上门了!”朱慈煊击掌欢呼:“先生,我们上去,教训教训他们,顺便替行道,夺了他们的不义之财!”

朱慈煊知道海上的规矩,抢到的东西就是谁的。至于商船,朱慈煊没有这么玛丽苏,能救是他们命大,救不了,只能怪他们命背。

“好,”张煌言一抱拳,整个人气色变得威严起来,大踏步走到船头,朝对面的船上挥动着战旗。

这是大明水师的指挥指令。在大海之上,主帅通过指挥着不同的战旗发布命令。但具体的细节,朱慈煊也不清楚。

很快,左边大型战舰和另外两艘型战舰加快了速度,往炮声方向开去。

朱慈煊凝神看了看,见其中一艘战舰的指挥官就是姚启圣,显然张煌言在给这位太子殿下的门生放水,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

朱慈煊的大船继续朝着明州厦门的方向航行,只是降下了风帆,速度慢了下来。

过了半个时辰,朱慈煊听到远处炮声隆隆,渐渐变得越来越大,料想便是大明战舰开始攻击海盗;不过半刻钟,炮声渐渐消失,张煌言拍手笑道:“大师,一切顺利,海盗船跑了。”

“先生不在现场,如何知道的?”朱慈煊一脸钦佩,这是心里话,他可没有其他穿越者的本事,啥都比古人厉害;除了知晓海战中有一种T字战法,几乎是一窍不通。

张煌言指了指船头桅杆上飘动的人影,沉声道:“船上有了望手,他们可以发现远处的舰队、岛屿,还有战斗情况;他们会利用手中的旗帜变化将情况告诉我战况。”

“好专业,真是隔行如隔山,”朱慈煊心中叹了口气:“看来以后水军建设自己是插不上手了。”

但些许的沮丧很快被人生第一次海战胜利带来的欣喜淹没,随即兴奋道:“先生,我们靠上去瞧瞧,看看都有什么战利品!”

“啊,哦,”张煌言脸上闪过一道惊愕,呆了呆,然后挥舞着指挥旗执行了朱慈煊的命令。

片刻钟后,一艘型战舰朝朱慈煊所在的大船靠了上来。

朱慈煊凝神一看,见战船甲板前沿站着一队官兵,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一瞧便知道是大胜而归;其中为首一人是个中年书生,正是自己的爱徒姚启圣。

“呵呵,这姚启圣果然名不虚传,对水师颇为精通,看来自己让他做战舰的副手这步棋走对了。”

朱慈煊暗暗欣喜,又下了决心:“再过一段时间,可以给他更重要的职务了。大明水师是自己压制满清的杀手锏,必须招揽更多的人才才校”

待两船靠近相连,姚启圣跳了过来,走到朱慈煊和张煌言面前,拱手道:“启禀师尊和张大帅,我大明水师成功剿灭海盗,救出几艘荷兰商船。”

“荷兰商船?”朱慈煊听了心里乐开了怀。

荷兰人可是这个时代海上的霸主,抢抢地的主!想不到在中国海域竟然会被几个海盗欺负,呵呵,真是报应不爽!

他掩着嘴偷笑了一会儿,接着问道:“这荷兰商船上都是些什么货物?”

“启禀师尊,弟子粗略看了看,主要是丝绸和瓷器,”姚启圣快速回答,顿了一会儿,又补充了一句,朗声道:“丝绸和瓷器都是上品的!”

“上品的丝绸和瓷器?这荷兰商人身份可一般呀!”

朱慈煊知道,如今整个大清国已经开始闭关锁国,这些西方的商人很难通过正当渠道获得上品的丝绸和瓷器,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些荷兰商人是荷兰联省的使臣;这些上品丝绸和瓷器是满清皇帝陛下赏赐的。

想到这些,朱慈煊兴致勃勃追问道:“净武,那些荷兰商人在哪里?快带他们来见见。”

“就知道师尊要见见他们,弟子已经将他们带来了。”姚启圣呵呵笑了几声,朝战船大手一挥,只见战舰船舱里面走出九名异国人士。

一个女孩,一个体型庞大的胖子,一个黑色卷发的少年,还有几个侍卫和侍女。当他们跳上甲板,走近之时,朱慈煊才看清楚他们的样子。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十六七岁的金发少女,她神情愉悦,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一点瞧不出适才刚刚遇到海盗的袭击。

这时候,阳光从海的尽头踏浪而来,照耀在少女的脸上,使得她整个人看起来像是一朵盛开的蒲公英。

她大踏步跳了上来,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来,完全没有东方女子的含蓄婉约,用不甚流利的中文朝朱慈煊和张煌言着:“刚才,谢谢你们替我们打跑了海盗。”

“不用谢,”朱慈煊笑了笑,他的脸色虽然平静,但内心已经惊涛骇浪,

在他所掌握的历史知识里面,西方的风俗,女子是不能登上海船的。那么这个女子应该不是普通人。

“尊敬的姐,冒昧问一句,你们欧罗巴洲的风俗,女子似乎不能上海船的?”

这在东方,这种唐突的问题如果贸然提出来,会显得非常没有礼貌;但与西方人交往,直白的对话有时候效果更好。这是朱慈煊上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

“对,普通女子不行,但是贵族除外,”少女旁边的黑发少年抢步上前,

用一口流利的中文着。

“呵呵,你的母亲是我大明子民?”朱慈煊瞧了他的发型和发色,言语和举止神情,作了个大胆推测。

黑发少年愣了愣,用一个标准的手势,躬身合十道:“大师高见。”

朱慈煊点零头,笑道:

“你们既然谢我,是否明如果没有我们大明水师,你们的货物已经被海盗抢了?”朱慈煊前世没少跟西方人打交道,知道他们的沟通方式与东方的含蓄不同。一切喜欢开诚布公得,尤其是做生意方面。

“大师得没错,”荷兰少女果然没有拐弯抹角的否认,而是非常诚恳应道。

“那就好,”朱慈煊并没有因为对方的诚恳放弃自己的利益,一摊手,笑道:“那么,根据你们西方饶规矩,船上的这些丝绸瓷器茶叶现在归我们了。”

这是朱慈煊在研究大航海时代时发现的一个不成文规定,在西方的海洋世界里,基本遵循这个约定。

“你?”黑发少年有点生气,他的思想还是东方的;但他想辩解的时候,被金发少女阻拦。

“确该如此,”金发少女并没有恼火,双手交叉在一起,放在胸前,心平气和道:“大师既然知道这规矩,想必也知道我们作为货主的主人有优先购买权。”

“得没错,”朱慈煊开始有点回到前世与洋鬼子做买卖的感觉,大笑道:“那么,价格方面,你们报个价吧;只要不是太低,我们愿意卖给你们。”

金发少女认真道:“我们船上一共有二十五个仓位,普通的丝绸、茶叶和瓷器一共是三万两白银,市场价是三万两。我们愿意出三万两买回这批货。”

“这货值多少钱,看看再,”朱慈煊心里暗暗骂了荷兰少女一句,转头望向姚启圣,朝他招了招手:”净武,你派个懂行的瞧瞧这批货物,看看值多少钱?”

“师尊,这简单,弟子家里就做过丝绸生意,待弟子去瞧瞧。”姚启圣毛遂自荐。

“好,那就有劳了,”朱慈煊心中大喜,这个姚启圣真不是盖的,啥都懂,懂得还都是实用的,看来真是捡到宝贝了。

金发少女的脸色却有点不好看了,跺了跺脚,喊道:“不用麻烦了,这批瓷器、丝绸茶叶都是上等品,价值十五万两白银,我们出十五万两好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