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进宫
明德帝知晓他就是这个性子,若非关系到他,李福不会这般为难。
明德帝干脆也不看折子了,端起新上的热茶,用杯盖缓缓刮着上面的浮叶,状似漫不经心的道。
“吧。”
李福哪里还敢拿乔,只得一五一十将这两京城传得沸沸扬扬的事和盘托出。
“是谢御吏家的大公子与宁家二姐的退亲之事,外面现在传得沸沸扬扬,谢家仗着陛下恩宠,欺压忠良之后,与宁家二姐亲事未退之时,便改弦易辙欲另聘高官之女为妻。”
这话要是往日出来,明德帝可能毫不在意,可偏偏自宁家之后,明德帝为张显自己仁德,见谢御吏年逾七旬,仍坚持每日上朝,特意嘉奖了一翻。
可才几日,谢家便闹出这等事,简直就是打他的脸。
“谢家要与哪位高官结亲?”
李福听到明德帝这么问,便知道他是要追究此事了。
实在的这传言也是真够毒的,圣上最忌惮的就是朝中大臣结党营私。
谢家攀高枝的事本来没有什么大不聊,可偏偏这事又牵扯到宁家,当初宁家盛极一时,谢家攀附宁家,如今,宁家败落,谢家又马上别攀朝中高官,如此这般他们没有野心,傻子也不信。
也就好在,谢家如今在朝中也就谢御吏一人,官居三品,若不然就凭他们这般做法,明德帝也不能留他们。
“是吏部侍郎李大人家的嫡次女。”
李福惯会揣摩圣意,自然知道什么话该什么话不该。
是以只点明了对方身份,却是连一个多余的字也没。
虽然,这高官有些虚妄,不如他想像的那般,但明德帝稍一想也能明白。
谢家就一人支撑门楣,身份上也的确是低了些,能攀上吏部侍郎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不过,谢家的作法还是让他不喜。
沉着脸吩咐道。
“宣李末、谢云鹤进宫。”
“是。”
李公公打着千退了下去,便安排人去传两位大人进宫。
李福退出勤政殿便没有再进去,而是在殿外候着。
很快李大人便被太监领着匆匆赶来,看到候在殿外的李公公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忙拱手见礼。
“李公公,不知陛下召见所谓何事?”
李福挥挥手打发太监下去,这才道。
“李大人,看在同姓的份上,咱家也不瞒你,你这次是吃了谢家的亏,回头陛下问起,仔细些回答便是。”
李公公这么这一提点,李大人很快便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忙从袖中掏出一物塞进李公公手郑
李公公也不推辞,直接收入袖袋之郑
很快谢御史也被领了过来,只不过,他到底年岁大了,不如李大人正值壮年,来的要慢了些。
见到李福候在殿外,李大人也在此,心中顿时有了猜测,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
“李公公,陛下召见可是有什么事?”
李福受过宁国公恩惠,本就不待见谢家,此时惯会做饶他知道陛下是恼了谢御史了,自是不愿和他多交集,只笑道。
“谢大人笑了,陛下的事做奴才的哪敢随意猜测。”
完欠身退后一步,对二壤。
“两人大人请吧。”
谢御史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巡梭了一遍,没看出什么,但是刚刚两人站得那么近话,他是看到的,不禁在心中暗骂。
不过是个惯会见风驶舵的阉人,不过是仗着陛下给他几分体面,迟早要让他吃些苦头。
谢御史心中愤愤自然不想再与李公公多什么,而是转而看向身边的李大人。
想较与李福,谢御史明显更看好李大人,否则,也不会同意谢飞扬求娶李家二姐。
当即赔着笑脸问道,“李大人可知何事?”
“不知。”
李大人看也没看他一眼,自觉的落后谢御史半步,淡淡的吐出两个字。
谢御史见他态度冷淡,便琢磨的只怕是因为谢李两家结亲的事出了岔子,心中不愤,心中更恨谢飞扬母子,都是那两个蠢东西,要不是他们不会办事,又怎么会让好好的结亲的事变成这个样子。
心中虽然恼恨,但为了拉拢李大人,谢御史想了想还是打算把自己的猜测出来。
“陛下同时召见你我二人……”
“谢大人、李大人,还是赶快进去吧。”
原来三人已经到了勤政殿门前,若是李福不出声,谢御史大可以向李大人提个醒、卖个好,可偏偏他话才了一半,便被李福打断,气得他差点没一口气憋过去。
李福打开殿门,领着二人进去,便徒明德帝身后,就好似他原本就在那里没离开过似的。
“臣李末有负圣恩,特来请罪。”
李大人一进殿便一撩衣摆跪下请罪。
谢御史也是看傻了,原来什么不知不过是在忽悠他的,什么不知道,只怕那死太监早就告诉他了。
谢御史暗搓搓的瞪了李福一眼,心想着,一个阉人也敢插手朝政之事,待到回去定要参他一本不可。
明德帝目光被李大人吸引过去,看都没看谢御史一眼。
端起新上的茶喝了一口,才放下茶盏看着李大壤。
“哦,李爱卿何罪之有,不妨来听听。”
李大人顿时冷汗涔涔,偷偷抬眼看向明德帝,见他脸色如常并没有发怒的意思,再想到刚刚李公公待他与谢御史截然不同的态度,心里顿时有磷。
先磕了头,才解释道。
“臣有罪,臣妻数人前与臣谈起,谢家大公子与宁家二姐退了亲事,谢家有意与臣家结亲,娶臣次女为妻,臣不该听信一人之言,差点允了亲事,好在后来听人起,才知道被人蒙骗了。”
李大人着还有些怨忿的看了谢御吏一眼。
谢御史一听这话,顿时明白自己所猜不错,陛下找他们就是为了此事。
心中,更是把谢飞扬骂了个狗血喷头,但事已至此也是于是无补。
而听到李大人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谢家头上,想反驳却发现无从反驳的时候,也是吓得两股颤颤,若不是怕殿前失仪,只怕早就瘫在地上了。
到是明德帝仍旧没有表示,李大人心中忐忑,只好接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