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将功赎罪

显然有人不同意齐钰的这种看法,然这次齐钰却不等再有人提出异议。

没有时间也没有这个必要。

直接开口道,“如今镇国公与袁将军共守象州,蕴华请命出征,最多也就是这二人手下的一员,与战场之上也会有所钳制,与战事不利。

到不如等朝庭下旨准其出征,让蕴华重掌宁家军,这样才更利于战局。”

众人闻言也觉得有理,毕竟,若是屈居那二人之下,只怕很难发挥宁蕴华的才能。

“二少夫人所言极是,只是若是朝庭迟迟不下旨呢。”

这次没有人反对,但却也仍有疑问,必竟让朝庭下旨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齐钰笑着起向朝着,书房中心一张诺大的沙盘走去。

“着袁将军将百姓牵出象州城,象州城易攻难守,很难保住。象州一失,密州必难保,朝庭连失三州,定会有人会举荐蕴华出征。”

很快还有聪明人猜到她的用意。

“二少夫人是想将战线拉到青州?”

“不错。”

齐钰肯定的点点头,目光却并没有从沙盘上离开。

有多少年没有排兵布阵了,如今再见到这沙盘,她胸中难免激荡不已,难以平静。

于是,指着沙盘开始解起来。

“你们看这啊,密州与青州有高山阻隔,要从密州攻入青州,必须经安南道,过通崖,这是最好的伏击地点,而蕴华重返战场,便须有一场漂亮的胜仗垫底。”

齐钰处处为宁蕴华考量,虽事先让象州和密州百姓撤离,但因此给百姓造成的损失却是不可估量的。

“二少夫人,你这般算计置三州百姓与何地。”

而齐钰闻言抬头看向出声置问出声之人,带着些无赖的作派耸耸肩道。

“岩关不是我丢的,之前的那一州也不是我失的,再者就算蕴华此时入宫请命,诸位心知肚明只怕圣上也不会放心他挂帅出征。

退一步来就算圣上同意了,从京城整军出发,等他赶到边关,只怕象州和密州早已失守,战线一样会拉到青州,既然如此,缘何不能让局势与我们有利一些。”

话虽这么,但她又如何真的能做到这般冷血,只不过,有些话由她来总比让宁蕴华出来的好。

便是旁人如何看不惯,只会她见识浅溥,眼皮子浅,却不会对宁蕴华有任何意见。

齐钰这般想着便又补了一句。

“至于三州百姓,之前失去一州,我不知袁将军作何安排,但如今我们能做的便是提醒他先疏散城中百姓,至于听不听,我等却是作不得主的。”

话都到了如簇步,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几乎所有人都看向宁蕴华,见他没有意见,便齐齐拱手应声道。

“二少夫人言之有理。”

“便按二嫂的办吧。”

挥手将人都打发下去。

宁蕴华看着齐钰目光略有几分深沉,她刚刚那笃定样子,却让他生了疑。

见她仍盯着沙盘,不禁好奇的走到她身边。

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目光所及之处正是青州之地。

“你如何知道袁将军是我们的人?”

齐钰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便又低头看沙盘,甚至围着那少盘四周慢慢游走起来。

半想才吐出两个字,“猜的。”

宁蕴华并不信,刚刚她在到让袁将军疏散两州百姓时十分自信,很是笃定袁将军会照做,他不信她仅仅是猜的,只是她不想,他便也不再追问。

只一幅探究的目光看着她的侧颜发呆。

李叔将人送出去,再返回来时,便见到这幅景相。

心中陡然有些不安起来。

二少夫人是六公子的嫡亲嫂子,若是他真的起了那般心思,只怕会……

李叔甚至不敢去想后果。

不过,转眼看到二少夫人目光全然在沙盘之上,似乎并没有什么异样,才稍稍放下心来。

现在看来,似乎是六公子一厢情愿,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不妥,自己还是不要点破了,先看看再吧。

“咳。”

李叔清咳一声,出声提醒。

宁蕴华抬头看他一眼,神色自然让李叔都怀疑自己看错了。

齐钰这时也抬头看向李叔,笑问道,“李叔,我刚刚的话是不是有些过了?”

“二少夫人所言并无什么不妥,您一心为了宁家,只怕今日之事,会惹人非议对您名声有碍。”李叔有些担心的道。

齐钰却一派无所谓的摇摇手,显然没将这事放在心上。

“无妨,人活一世只要问心无愧何惧人言。”

反而开玩笑道,“更何况,不遭人议是庸才,他们非议我只能明我比他们聪明。”

宁蕴华唇角微勾,眼中的宠溺连他自己都没有发觉。

他怎么记得那句话似乎是‘不遭人嫉是庸才’来着,到她这竟然给偷换了概念。

齐钰见没什么事了,便也告辞离开。

对于这次议事的结果,她还是比较满意的。

然而,那些被送出府的客卿直到回到住的地方,才一个个回过神来。

一个个一幅哭笑不得的表情,不是去议事的吗?

到最后,他们狗屁都没放一个,全都让二少夫人一个人完了,真不明白要他们去做什么?

只不过,回过神来又一个个面面相觑,他们这么多人被一个妇人牵着鼻子走了大半,到最后还觉得人家句句在理,这能怪得了谁。

然而,不出齐钰所料,战报三月初四夜里送入宫中,初五大朝会百官上殿议事。

便有人提出让宁蕴华挂帅出征,将功赎罪。

然这话在朝堂上便没有激起什么风浪,明德帝没有任何表示,便连个水花都没出现,便沉寂了下去。

而朝中议论的最热闹的却是让皇子带兵驰援象州,以鼓舞士气。

至于人选,则在太子和五皇子之间摇摆不定。

先是有人提议让太子出征,毕竟是一国储君,太子出征几乎可以等同于御驾亲征。

然提出这话的大臣却迎来一阵炮轰,以太子母妃的娘家及于太慰的般底为主,而他们也顺势提出五皇子是最适合的人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