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祥之物
“可不是,你看那李先生,年纪不过五十,却在董老这种人物面前充大,如何不让气愤。”
“可是,那李先生还是有本事了,毕竟,刚才第六件宝物,就是这个李先生品鉴的。”
“不然也,董老看走眼一次,还能看走眼第二次?我看,刚才那宝物,不过就是那后生好运而已,你看,这后生被董老一逼问,也只有借坡下驴。”
“就是,那李姓儿,名不见经传,而董老是谁?鉴古师的领军人物,人家的辉煌事迹,足够写整整一本书了。”
.........
众人声交谈之下,已经完全聚焦于这场新老行家之间的眼界之战。
雷易的眯眯眼闪过一丝精光,终于达到目的,不由露出苦笑神色。
“既然如此,那恭敬不如从命,李某人就献丑了。”
雷易站起身来,朝着高台边缘地方走去,正好可以看见洞伞。
而此时,齐开泰却神色尴尬,因为他不知道这个时候,该不该问上一句:我要不要开个隔音结界先?
清了一下嗓子,雷易朗声道:“正如李某刚才所言,这的确是洞伞,也的确是佛陀摩罗所做.....不过,这却是一件不祥之物。”
“不祥之物?”
众人全都露出疑惑神色,毕竟,上古佛门,可是最为中正平和的宗门,佛陀摩罗也是一位得到高僧,其本命法器洞伞,绝对不会有什么歪门邪道的。
董哲圣眉头紧锁,再次看向那洞伞,生怕自己遗漏了什么,可是,看了无数遍后,董哲圣依然没有看出任何问题来。
就连董哲圣身边的齐家二公子齐星汉也是满头大汗,自己带来的大佬级人物,门面没撑上,还要在阴沟里翻船两次不成?
“李先生未免有些耸人听闻了吧,这洞伞无论气息还是意境,都是庄重宏远,乃佛门宣称的大慈大悲之气度,何来不详之。”
“洞伞在佛陀摩罗的本命法器,本来摩罗依靠洞伞本获取同造化,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佛门最重世人度化,后来上古一次大灾变,下苍生涂炭,万物生灵百灭,死气横生,怨灵四起。而佛陀摩罗为度化世间生灵怨念,却将洞伞改造并竖立于无悲山上,由此恶灵得到抑制,只是,洞伞沾染太多怨灵邪念,即使摩罗也无力回,就算已是佛陀金身,也是饮恨圆寂。不过,这洞擅歹也是极品法器,有摩罗的一丝神念加持,这才让洞伞万年如一日的保持如今的状态,但是....”
但是什么?
众人都好奇无比,完全没想到,传中的洞伞,还有这样一段历史。
雷易摇摇头:“但是,这洞伞已经是强弩之末,佛性和邪灵维持的平衡已经达到极限,当摩罗最后一丝神念加持消散而去的时候,这把洞伞里寄居的怨灵邪念,便会重见日,为祸人间!”
“哎!”雷易叹了口气:“如果,这伞一直放在那遗迹里还好,毕竟,那里万年来无人问津,而现在到了麓城,谁能保证,这座城里,不会有枉死之灵呢?”
“什么意思?”
众人有些不解,不过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
“洞城镇压一方,麓城人口百万,这么多生灵轮回,必有恶念现世,那洞伞岂不是要......”
“有这么恐怖吗?不过是一些怨灵而已,一万多年,早就消散了吧。”
“能被洞伞镇压的怨灵邪念,会这么容易消亡吗?简直真。”
“可是,这伞我完全感觉不到一丝的恶灵气息啊。”
“这不会是扯淡吧。”
.....
“呵呵呵,哈哈哈哈!”
场中,只有董哲圣放声狂笑起来,然后看着雷易道:“真是好故事,不过,故事毕竟是故事,洞伞可以考据的史料少之又少,李先生在这里信口雌黄,也不怕吓坏了城中的黄毛儿?”
几个刚刚一惊一乍的家伙,听到董哲圣一后,脸上不由一阵通红。
虽然,董哲圣也不敢完全否认,但是,雷易的东西全无凭证,这就是雷易最大的弱点。
雷易却不慌不忙,轻声道:“这段历史众人不知,是因为这把洞伞落入了后世一个叫做百罗门的宗门手上,这个宗门没什么本事,但是却以崇拜摩罗而兴起,佛陀摩罗的这把法器也成了百罗门的镇门之宝。只是,百罗门拿着洞伞在外镇压邪灵,却没有办法为洞伞提供更强的佛性加持,为了维持洞伞不崩坏,于是,你们就看到了这把洞伞上,加持了无数的奇珍异宝...”
众人再次看向那洞伞,也一时明白过来。
“对啊,佛门中人,最重内心清净,而这把伞上的铜螭首,武织金等等,都是名贵不凡,这和佛门的理念背道而驰的。”
“如此一,还真是如此,你们瞧瞧,这伞上的饰物,和洞伞的年代应该并非是同一时期的。”
“佛陀一身修为,几乎都是精神力量,对身外之物看得极其淡泊,他的确没有道理弄这么华贵的一把伞,也就是,这些华贵之物,必然是后人附加而上的。”
“这...”
此时,董哲圣感觉口舌发干,一时间也没想到,在场众人这么快就开始倒向雷易一边。
“这些饰物的确不是佛门风格,但是,也并没有镇压邪灵的能力,李先生的解释,还是太过牵强了。”
整个现场,估计只有最中心的齐歌在为董哲圣暗暗打气。
毕竟,这件宝贝,是齐歌有限选择的三件物品之一,这种优先挑选出来的战利品,如果不是宝贝,反而是祸害的话,这对于自己在家族中的威望,必然会大打折扣,不仅如此,就连这次遗迹探索的功劳,也都会全打了水漂。
所以,齐歌暗暗咬牙,对于这莫名而出的李先生,敌意渐起。
至于齐凌霄,则一脸坐山观虎斗的畅快感,因为当他看到老对头齐星汉一脸吃瘪的样子,心中就万分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