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小说 > 穿越传奇

第一百八十三章 千古绝对

感谢兄弟们的支持,在此特向“”大大致谢!

谁知道夏连春还没有去找秦惜月,她倒先找上门来了,就在福满楼开业的第二天,秦惜月主仆光临福满楼,而且指明要见他。夏连春闻讯自然是心花怒放,哥这儿正寂寞呢。

短别重逢,还是他乡遇红颜知己,二目相望,自然会绽出一两朵叙花,当然是从夏连春眼中迸射出来的。

“惜月呀,你那天不告而别差点儿就让我急疯了,没有你的日子我可是食不甘睡难安,衣带也渐宽,你看看我是不是憔悴了很多?”

秦惜月看他说得如此无耻露骨,真是又羞又气,她找他来是想要从他嘴里讨教如何能让琴韵轩开业就红遍京城的,这一点只有夏连春有这样的手段,她之前令人在京城买下了一家妓院,想要把现成的园子改成琴韵轩,不过私心里是不是想要见到他连她自己也不是很明白,看样子他真是瘦了耶。

夏连春也知道性急吃不了热米饭,逼得紧了秦惜月只怕真把他当流氓了,这个时空的女子自然比不得前世那些认识个把小时就能上床的超女们。他换了庄容道:“惜月,你还没有说那天为什么不告而别?”他是不会承认是自己那天见了傅锦瑶就把秦惜月丢脑后了,所以就来个先开口为强。

秦惜月略一沉吟就淡淡道:“那天,我突然见到了几个旧相识,不想跟他们照面就先一步离开了。”

夏连春心道,只怕是你的老相好吧,心中有些不舒服,也没有在追问下去。心中有了芥蒂,二人就没有了一路同行的那种有些情味的默契,谈起了生意就有些像谈公事,夏连春也不瞒她,把自己的风月大计隐约露了一些,秦惜月本身也是聪明伶俐的角色,只听到了一半眼睛就亮了,心中佩服莫名,这人的气魄真够宏大,手段自然厉害,琴韵轩想要在洛京做大还要跟上他的步伐才是,想到这里,一双秋水剪瞳就越来越亮了。

转眼间就临近上元灯节了,这是整个春节的高潮,也是大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因为今年适逢三年一次的京考,还有太子大婚,说不定大婚之后很快就会登基了,毕竟仁宗皇帝年事已高,早有些倦政了。所以,这个上元灯节就比往年更热闹,满大街都是灯棚,有各府的,也有各商铺的,就连皇宫里也在皇城外搭建了灯棚。

从正月十三开始,灯棚里就开始挂上了彩灯,有造型奇特的动物灯、神态各异的人物灯、五彩缤纷的百花灯,各式各样、五彩缤纷,只要你能想得到的造型就有人能够做出来,整个洛京城里成了灯的海洋,虽然灯谜还没有写出来,到了晚上满大街都是看灯的人潮。

京城里的福满楼分号在初十那天就低调开业了,夏连春没有再搞什么妓女开业大游行,毕竟是天子脚下,搞得太拉风了招人嫉恨,如果再被扣上个有伤风化的帽子就麻烦了。不过,福满楼的宣传还是要高的,夏连春就把福满楼的灯棚最为宣传平台,这不福满楼门前灯棚里的人就格外多,简直挤得水泄不通,如果不是夏连春早有预见请晏战派来了几个御林军兵士来帮助维持秩序的话只怕会挤坏人的。

因为福满楼的花灯太拉风了,不用说花灯是夏连春设计的,那些西游记人物造型灯,简直可以说是空前的,还有一些等灯的造型也是匪夷所思,比如什么美人鱼灯、摩登美人灯等,登上绘制的故事也不落俗套,所以来看媳的人还真是不少

更吸引人眼球的是福满楼已经提前公布出来的“灯谜”,其实就是五副对联,只有上联征下联的,第一个上联是:烟锁池塘柳;第二个上联是:天上月圆,地上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第三个上联是: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第四个上联是:一张琴上七条弦,弹出五音六律,第五副对联是:此木为柴山山出。

这五个上联都是夏连春从前世的那些千古绝对挑出来的,安大那个教国文的老教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学究,喜欢鼓捣这些国粹,夏连春能够朗朗背诵的那些古诗词其实就是得益于老教授,老教授把枯燥的国文课讲得妙趣横生,每一首诗,每一首词,每一副楹联都有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老教授的国文课是安大最受学生欢迎的。夏连春觉得上课时听老教授讲故事远比看垃圾网文有趣得多,他也是爱国青年,他坚决抵制英语,所以每次考试都都远远低于及格线,只有国文考试还能还能混个中等,所以这些国粹杂学他就记住了不少。

福满楼的灯谜一出那绝对是最吸引人的,因为这五个绝对的悬赏高啊,虽然别的灯谜猜中了也有些小礼物送,但是都远远不及福满楼的悬赏,福满楼的赏银是很大的,在灯节期间先对出一联者赏银高达一百两银子,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六品京官一年的俸禄了,而且还可以在福满楼吃上一顿免费大餐,如果能对出全部对联赏银是一千两。得不了第一但是能对出不同下联的赏银也有十两。

财帛动人心啊,一传十十传百,闻讯的而来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京中的读书人几乎全来了,一千两银子那是何等概念啊,立刻就成富家翁了,,就是十两银子也足够普通人家一年的吃喝了。

福满楼前人拥挤不动,福满家楼里人也爆满。福满楼上下现在对这位年轻的东家佩服的可是五体投地,能不服吗?福满楼一下子就红火了。

福满楼三楼的一间雅座里,天道宗在京城的几位有身份的人都在。

“夏师侄这一着果然是妙啊,这才两天时间,福满楼之名已经传遍洛京了,不但各府的公子小姐们开口闭口在谈对联,就连翰林院的学士们也在搜肠刮肚想下联呢,哈哈,更妙的是福满楼的佳肴美味,说句大不敬的话,皇宫里的御膳我也没少吃,但是也吃不出这样的滋味啊。”皓首苍颜的大将军项九爷抹着油乎乎的嘴巴吃得实在是开心之极。

夏连春笑嘻嘻道:“九师叔,我还巴不得你每天都来吃才好呢,我保证一两银子也不收,有您老每天在酒楼坐镇这京城里还有谁敢来找麻烦?”

项九公被哄的越发高兴,指着夏连春笑道:“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季师兄风趣诙谐,游戏江湖,,收了个徒弟也是鬼精灵,连师叔也算计。”

“夏师侄,谁敢来福满楼找麻烦我看那才是真的不开眼了,呵呵,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我们可是老了。”戚八爷自然看出来夏连春的手段,为师门有这样的人才而欣慰。

“谁能对上那副对联你是不是真的给人一千两银子?”

“那当然,不过,我估计没人会这么短时间内把这三副对联全对上,就是花上一千两银子也值了,最起码福满楼也在京城叫响了吧。”

“何止京城,我看等京考之后让各地的士子们一宣扬想不响遍天下也难了。”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