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仙侠 > 武神重生

第三百七十一章 自然之道

玉虚散人皱眉道:“这方法对付一般与自己差不多的高手犹或有效,可是比之自己高了足足一个境界的那类高手,保证绝无至弱之点可寻,。”

辰逸风却不以为然道:“他们非是没有至弱之点,只是那类高手在我们这些低手眼中,能将地至强至弱合而为一,使人无处可寻罢了!假设能先一步找到其下招变化,从而先出手制止,亦可使其露出最弱的一点。”

玉虚散人听得目瞪口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现出苦涩自嘲的表情,哑声道:“你现在比我更能把握到这阵门道理的精要,我大可以一股脑儿传你如何把这玄妙的理论用于布阵对敌,布阵困敌等诸番手段之上了!”

说到这里,玉虚散人停顿了一会,才欣然道:“阵法之道,实乃自然之道,其大要在动,因势施法,有如画龙点睛,明乎此道,其它豁然而通,既可怡情养性,又可触发天机,绝不可以小道视之。”

他见辰逸风不住点头,顿时奇道:“为何这些飘渺难明的道理,你总能听得眉飞色舞?”

辰逸风坦然道:“自在生肖门中修炼了一种功法时,晚辈有心智就随之一步步提高了,这其中的道理,就是小子自己也说不明白,可凡事不论其有多难,只要小子诚心涉足,心中便对之产生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

只是这种感觉,没法用什么恰当的言词形容出来。”

玉虚散人呆了片刻,又喜又恼道:“你小子真是个幸运儿,可能是你所修炼的功法,本身带有着开拓心智与智力的功能吧,关于生肖门的传说,老夫以前也听说过,只是以前觉得它言过其实,故一直没有去理会它!

可现在看到你这个从生肖门出来的酗子,这才明白关于生肖门的传说,可能不但没有言过其实,还极可能比那些人传说的更加神奇,可现在不论它到底有多么神奇,老夫也不能去一探究竟了!

哈!这些事就不说了,现在能遇到你这么个酗子,其实老夫我该高兴才是,否则我好不容易招来个徒弟,却不明我阵道要理,让老夫对牛弹琴,只怕我也要气得短命了。”

说到这里,玉虚散人长长嘘了一口气,道:“阵法虽千变万化,但其要理只有六:就是空间、明暗、水火、雷电、天象、地势,记着了吗?”

辰逸风重复了一遍,竟是一字不差。

玉虚散人试探道:“明白吗?”

辰逸风抓头不好意思道:“您解说得这么清楚,有何难明之处?况且此六要除最后两项我一时想不到如何运用在决斗之外,其它全可派上用场,至此才明白您老所说任何事物到了最高层次时,全是相通之语。”

玉虚散人苦笑道:“我何曾解说过什么呢?打死我也不信就凭这几句话你就可明白我精研出来的阵法要领,你先给演解第一要诀空间吧!”

辰逸风微笑道:“我是否该故意说错呢?”

玉虚散人失声狂笑,大力拍了他肩头,捧腹道:“这几千年来,老夫我从未试过像今晚的痛快开怀,真说不定可多延几天寿命,说吧!我玉虚散人岂是如此胸襟狭窄不能容物之人。”

辰逸风道:“空间乃无处不在的东西,例如两人对垒,空间便不住变化,谁懂掌握空间,谁就把握致胜契机,阵法亦然,有暗示性的空间,例如山木水土,如人禽猛兽,房舍宅院;

有深远的空间,便如星空深渊,黑洞海口,这些事物虽然小中见大,但均在空间的布局之中,小子我有说错吗?”

玉虚散人沉着地道:“那阵法中的明与暗呢?”

辰逸风道:“事实上这是个光线的问题,向着光芒的地方,事物便了影子,背着光芒的地方,并有了黑暗,但在阵法之中,只是这种明暗的运用,就可生出无穷的意境。”

玉虚散人不容他思索,跳问第六要的地势。

辰逸风从容答道:“那是阵门中的画龙点晴之要,就是在布阵时,能将各种地型巧妙的运用到阵法之中,例如那里有火,就可布火阵,那里有水,就可布水阵,那里有光,就可布闪阵等等,诸如此类,缀地成法,妙法自成。”

玉虚散人拍案叹道:“你这小子满师了,快给我滚入暗室之中,将所有心法与口诀融合到你今日的领悟之中,切记,一定要完全融合后,才能出室!”

辰逸风点了点头,正欲进去,却听玉虚散人又开口道:“我也没现在就让你入室,且随我来,老夫还有些事情要交代于你!”言罢,长身而起,移到一个玉石书柜前,探手进内不知触动了什么机关!

只听“轰轰”声响中,厅心一块三尺见方的玉石扳陷了下去,刚好成了通往下面石阶最顶的一级,令人叹为观止,辰逸风还是首次目睹这种阵法与精巧机关的融合之法,顿时为之目瞪口呆。

玉虚散人道:“下去吧!”

言罢,领头步下石阶。

辰逸风虽然不知道玉虚散人有什么事情要交代自己,但想来应该是件重要的事情,顿时满是好奇的跟着他走了下去,走条一条长达十丈的玉梯。

下面是个六丈见方的宽敝地下室,一边放着两个紫晶箱子,另一边的长长的玉几则摆放了十个精巧的青木盒子。

四边墙壁则挂着七、八种形状古怪似是法器一类的东西。

出奇的是地下室的灵气比外面浓密了数十倍,只是稍稍吸上一口,就使人清新气爽!

玉虚散人把其中一个放在玉几上的盒子递给辰逸风道:“若你真想掌握老夫所有的阵法之学,必须熟读此书才成。”

辰逸风接过一看,只见盒面雕刻出“自然道”三个大字,大喜道:“您老真知小子的心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