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四章 兵临幽州袁尚献城
幽州是袁氏地盘的北端,北接乌桓,东到辽东,虽然土地贫瘠,但是辽阔,周围又没什么很大的敌对势力,袁熙本不是一个好战的人,只是重视发展经济,希望让幽州富裕起来。一心仁政的袁熙却没有料到自己的计划尚未来得及付诸实施,战火就燃到了城下。
“三弟,你这偌大的幽州怎么就这些兵马?”袁熙如丧家之犬,从信都逃到幽州,以为袁熙掌管幽州多年,怎么也会有一直劲旅抵挡曹操的大军,没想到这幽州府蓟县也就只有三万人马。
“我这幽州又没有什么敌人,因而我解散了许多的士兵,让他们开垦荒地,种植小麦,富裕都城,没想到这战火烧的这么快。”袁熙本以为让百姓们富起来才是治理的真本事。
“主公,曹操的兵马已经到了城外,是战是守,请下令!”守城的将军已经派来士兵前来报信。
“三弟,这曹彰可是曹操最厉害的儿子,就连曹操麾下的大将许褚也赞叹不已,我们的三万幽州兵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还是坚守为妙。”在信都的时候,袁谭已经被曹操打怕了,听到曹军的名字已经吓傻了。
“这样也好,这蓟县虽然没有信都、邺城等大都市那般的繁华,但也十分的结实,坚守一年半载也没多大问题。”袁熙对打仗这类事情不懂,因而听从了袁谭的建议。
袁熙命三万守军分成三队,轮流坚守城楼,设好强攻硬驽、檑木巨石,蓟县四周都是光秃秃的荒野,因而敌人没法借势攻来。
曹彰与曹丕的五万骑兵,在蓟县城下大喊了三天,就不见有兵马出来。
“二哥,倘若袁军在不出战,我们就开始攻城了!”曹彰已经有点不耐烦了,望着坚固的蓟县城楼,咬牙切齿地说。
“我们的都是骑兵,要是攻城的话,损失极大,即使攻下了幽州,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曹丕没有统领兵马的本事,也没有盖世无双的武功,但是心里的诡计却不少,看着高高的城楼,若有所思地说。
“那我们总不能这样耗着呀!”曹彰着急的是自己本来有带来多少粮草,要是这样耗下去,不出十天,就撑不住了。
“三弟,你过来!”曹丕凑到曹彰的耳边,说了一通。
“好办法!”曹彰听得,顿时眉飞色舞。
却说袁氏兄弟见城外的曹军无计可施,城劳不可破,都十分的高兴,以为十天半月后,敌人粮草断了,一定可以退去。
“主公,曹军送来的书信!”守城的士兵拾得城外曹军射进来的书信,急忙送到袁熙手中。
袁熙接过一看,顿时脸色发白,失声喊道,“不好!”
“什么!”袁谭见二弟如此慌张,于是抢过袁熙手中的书信:
袁二公子:彰奉魏王之命,收复幽州之地,如今陈兵五万于城下,三日来没有攻城,并非吾等无计可施,只因袁二公子乃尚善之人,爱民如子,倘若战火燃起,受伤的必是城里的军民。如果公子原意出城纳降,我曹彰愿意保你为幽州太守,世代镇守幽州,你大哥袁谭之前的抵抗之罪,也一笔勾销。倘若你等不识时务,固执地守城,我等也无可奈何,只有强攻。虽然我的五万人马都是骑兵,但是元让的后续部队已经到达,蓟县本是小城,相信汝等也知道难于把守。识时务者为俊杰,往袁二公子三思。曹彰敬上。
“我不信,夏侯惇的兵马不可能来的这么快!”袁谭一脸的疑惑,这一定是曹彰的计谋。
“这个简单,我们去城楼上看看,倘若城外的军营增加,则援军已到!”袁熙提议。
袁氏兄弟匆匆地感到城楼,往城外眺望,果然多了不少军营,远远地还有攻城车之类的器械。
“看来曹军援军已经到了!”袁谭即使不相信书信,总该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蓟县的太守府里,袁氏兄弟来回踱步,拿不定注意,不知如何是好。
“大哥,我们始终不是曹操的对手,不如献城,也保一城之民的平安!”袁熙心慈手软,还是做出了让步的决定。
“没想到我们袁氏的基业会落得今日的下场!”袁谭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这曹彰也答应放自己一条生路,倘若献城的话,性命则可以无忧,但是可惜的袁氏的霸业。
“这也许是天命,我们袁氏注定无法争雄与天下!”袁熙知道袁谭也是默认同意归降,于是写下回书,批上献城的日期。
曹丕的疑兵之计果然让城里的袁氏兄弟信以为真,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