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



陆原接过紫药水,明明是关心,这轻描淡写的语气让人很放松,他说:“是没啥。”

苏慢又跟何松岚寒暄几句,不过就是问问身体怎样,何松岚身体不怎样,但还是回答还好。

看陆原靠着橱柜看她,苏慢问:“怎不收她的红烧肉,你跟猪肉有仇啊?”

陆原:……嗯?他突然别过脸去,感觉她说的话有点好笑。

倚着被子斜坐在炕上的何松岚已经笑声来。

苏慢严肃地问:“她从什时候开始关心你的?”

陆原也很好奇她为啥有这样的态度转变,想了想说:“就上次,你看见她那次。”

苏慢点了点头,把陆原上上打量一番,身姿笔挺像顽强生长的小白杨,即便处于落魄之中破衣烂衫周身依然有种清贵气质,眼眸深邃神情冷峻,薄唇,线条锋利,五官精致俊美。说通俗点,这小子除了长得好看点,实在看不需要讨好他的原因。别说他现在还关在牛棚,就是以后有了成就也完全没必要示好。

按书里所写,陆原成为企业家后,因为青年时期过得过得阴暗,分裂两种人格,一种人格是根正苗红企业家,制造无数就业机会,让人尊重和敬仰;另外一种人格相反,偏执破坏力极强,破坏国家经济,引发经济震荡,最后被关进精神病院,在那里度过余生。

按理说,还是男主更有息。

陆原看她若有所思的目光,警惕地问:“你看我干什?”

苏慢摇摇头:“我真想不她对你示好的原因。”

陆原:……默了三十秒,他摆弄着手里的紫药水说:“那你对我好的原因是什?”从来到牛棚之后,得到的任何一丝善意都要质疑合理性。

苏慢笑着说:“我是你的债主,在你欠款还清前我希望你好好的。”原主应该是善良,至于现在的苏慢只是力所及而已。

陆原又转过脸,为了掩饰嘴角上扬的弧度,他抿抿嘴角,好像白天受的那些苦不值一提,心情明亮起来。她的这句话卸了他的全部心里负担,觉得跟她来往很轻松。他觉得这样一种关系倒是不错,总比没来由的关心强。

“我先走了,别忘了涂药水。哎,你不用跟着我。”苏慢说

陆原还是远远跟着她,直到目送她进了家院门,才返回牛棚,拿起紫药水让何松岚给他涂在伤处。

何松岚的心情也变好,她觉得苏慢很有意思,在这呆了那几分钟就让气氛轻松起来。不像周时芳那样,只会让人觉得沉重。她问陆原:“为什你说的话我不太懂,什债主,你欠人家啥了?”

陆原忍着刺痛说:“妈,你别管了。”他相信以后一定有机会赚钱还给她。

周时芳抱着那盒已经凉来的红烧肉只觉得烫手,她觉得难堪难为情,脸都丢尽了。她是‍‌高­干​‌子弟,什时候贴上去,人家还给她冷脸的?

她想把红烧肉倒掉,舍不得,毕竟她现在手头紧,没钱让她大手大脚,己吃吧又完全没胃,想了又想,她决定把红烧肉给齐修文送去。

推开齐修文的小屋,周时芳脸上带笑:“修文,我做了些红烧肉给你吃。”

齐修文手握钢笔,刷刷写字写得飞快,面前已经堆了一摞稿纸,他缓缓转过头来,平时温润柔和略带忧郁气质的脸冷得像三九天的寒冰,声音暗哑:“是给我做的红烧肉吗?还是给别人做的?”

周时芳一怔,为什齐修文也是这个态度,这是怎了,大家为啥对她都非常不友好?她疑惑地问:“你到底想说什?”

齐修文啪嗒一声扣上钢笔帽,把面前的稿纸推到一边,神情冷淡:“知青点的人说你带着一饭盒红烧肉去,我很好奇你要拿去送给谁,于是我跟在你身后,发现你去了牛棚,怎红烧肉没送去吗?”虽然知道知青点的人特意来说这个事情是挑事,齐修文没有战胜己的好奇心。

“别人不要的来拿给我,你是怜悯我,怜我,打发要饭的?还是想让红烧肉发挥的价值,博得我的好感?”齐修文的话很尖锐,完全不留余地。

“齐修文,你非要这样说话!”

周时芳像是寒冬腊月被人兜头浇了一瓢凉水,来了个透心凉。明明大家都不知道她爸落难的事情,她的处境为什会变成这样?她抱着饭盒浑浑噩噩走齐修文的小屋,最后把一饭盒红烧肉都倒在了路边草丛。

苏慢一夜好眠,第二天刚起床,看到苏向东背着蛇皮袋子,扛着锄头准备去

“你这是去哪?”苏慢问。

“去留地把玉米种上。”苏向东说,蛇皮袋子里装得正是玉米种子。

苏慢这才想起她家留地有二分地,种了一半红薯,另外一半本来应该在去年冬天的时候种冬小麦,因为留地的事跟大房、三房的人扯皮,也没种上,一直空着。

苏慢拦住他说:“你先别去种,半年雨水多,我去种子站看看有没有抗倒伏玉米种子卖,要是有咱就种抗倒伏玉米。”他现在种的玉米都是高秧的,特别爱倒。

她不去种子站,想去淘宝看看有没有卖的。

苏向东点头答应了她,吃过早饭,​兄‍​妹‌三人一个去听廖红规开会,一个上学,一个去挖蚯蚓喂小鸡,苏慢开始忙活起来。

仔细浏览介绍,苏慢选了一家她当地气候适合种植,抗倒伏,顾客碑好的玉米种子,一袋需要二十块钱。

种子是选好了,她账上一分钱都没有。苏慢赶紧去看那些蔬菜,茄子、倭瓜、小白菜以卖,赶紧上架,还是各五斤,三元一斤。上架完蔬菜她又把目光投向墙角那袋玉米面,还是大伯苏远山背过来的,不如卖一些换大米吃。

上架完玉米面,苏慢开始等着订单,结果订单没等来,那块崖柏原木卖去了。价格是二百八,扣除十块运费,还剩二百七。苏慢赶紧购买了玉米种子,然后她惊喜地发现,竟然有了提现功。

那还犹豫什,申请提现!刚按提现按钮,跳来的提示信息让苏慢整个心都凉了。

第15章 修葺旧庙

提示信息写着:根据年代货币兑换汇率,二百五十元以兑换二点五元。方还有两个按钮,继续兑换按钮和退按钮。

苏慢简直是大跌眼镜,把兑换须知又看了一遍,没错,二百比一的兑换率,简直是太不划算,为了避免误点,她赶紧点击退按钮,关闭页面。

两块五在这个世界以买五斤大米,二百五十元在淘宝上以买一百斤大米,她是多想不开才会换成纸币!还是留着买东西用比较好。

要是她在这个年代想成为万元,她的账里要有二百万,才兑换成一万元,她无论如何都卖不掉二百万的东西。

也就是说,苏慢以通过买卖东西混个温饱,想要在这个年代成为有钱人不太。

她花一百五十元购买了五十斤大米,剩一百元放在账里随时用,只是刚收到货,淘宝又灰屏了。已经两次灰屏,苏慢觉得这大概是限制使用,不过她不急,肯定还会再次恢复功。不过苏慢还没有摸清楚限制使用的规律。

她把大米倒腾到家的蛇皮袋里,把原来的包装烧掉,藏在炕和墙壁之间,上面搁上棉被。

忙乎完这些,已经到中午,苏慢蒸了锅米饭,菜就做萝卜干炒咸肉,暖­‎‌黄‎­色­​‌的萝卜干吸足了油,劲道、脆又爽有嚼劲,咸肉肉香溢,油而不腻,是一道饭菜。

苏向东和苏向南两个半大小子各吃了两碗米饭,连糖包都吃了满满一小碗。看着他吃得香,苏慢这个投喂员特别有成就感。

吃过午饭,苏向南去上学,苏向东去开会,苏慢带着糖包休息,到午两三点钟,她才带着糖包去留地种玉米。

连身体不好的老人都要去开会,只有苏慢这个带伤人员留在家里,除此之外就是糖包这小的孩子。路上苏慢基本没碰到人,她观察别人家的留地,一部分人家的玉米已经种上,一部分人家大概是因为生产队的玉米还没种,再加上整天开会,没什紧迫感,还没种上,种得越晚等刮风雨倒伏越厉害。

苏慢刨坑,糖包撒种,一分地很快种完,到傍晚的时候,苏向东和苏向南又提水浇了一遍。

种玉米的时间整整拖后了二十天,廖红规估摸着时间耽误得差不多,才放社员去生产。社员紧赶慢赶,用了三天时间,总算把玉米都种完。苏建党一点时间都没耽搁,组织了十个有建筑经验的社员来修葺旧庙。

所需的木料和瓦片都是生产队,社员知道修补旧庙是给苏慢他几个孩子住,也有公分拿,对这项额外的活计也没怨言。

苏慢被社员的淳朴打动,准备这两天管他吃饭。一大早社员开工之后,她让糖包在家附近挖蚯蚓,摘野菜,己准备去趟县城,先去黑市买肉票再去买猪肉。发之前,她先看了看淘宝,惊喜地发现淘宝又以用了,她赶紧买了两斤猪肉,一共是六十元。账里本来有一百元,还剩十元。

之后,苏

慢去附近做粉条的人家花五毛钱买了一小捆粉条,回到家,把粉条和木耳泡上就去了旧庙。

旧庙里很热闹,苏建党带着人在处检查,有人在修屋顶,有人在修门。

“大家伙中午在我家吃,玉米饼子和猪肉粉条加茄子土豆乱炖,肉不多,大家别嫌弃。”苏慢笑着说。

一听说有肉,只有逢年过节才吃上猪肉的社员眼睛都亮了,有社员说:“不用,大侄女,别忙乎了,我回家吃。”

苏慢知道他只是客气一,即便是给人家修新房也是要给工钱还要管饭,她笑着说:“管顿饭应该的,就是我家碗不够,得麻烦大家回趟家拿饭盒跟筷子。”

这话一说完,笑声一片,眼看着社员干劲更足。

苏远山本来不在修旧庙的队伍里,主动到这边来干活,有人问他:“听说你家树林订那媳妇给五百块钱彩礼呢?”

苏慢一听这话题她感兴趣,本来想赶紧回去做饭,就留来不远不近地站着,竖起小耳朵听。

得起彩礼钱,这本来是件骄傲的事,苏远山并不想聊这个话题,只说:“是啊。”

那人接着问:“听说姑娘是城里的,把你家树林弄钢铁厂去?”

苏远山:“是啊。”

有人解释说:“姑娘家条件好,不得多要点彩礼钱。”

众人一阵羡慕,接着换了一个人问:“你家咋那有钱啊,又那多彩礼又要盖房,大家都是庄稼人,你也没额外进项。”

苏慢也很好奇,为啥她大伯手头那宽裕呢?

苏远山有些不耐烦:“孩子他妈的娘家给的。”

“你媳妇娘家也不富裕吧,家里好几个兄弟呢,舍得给外嫁的闺女钱?”有人质疑。

说来说去,苏远山也没对为啥手头有钱拿个有说服力的说法。话题又转换到:“你家那三间大瓦房还有东西厢房够住吧,咋让你侄子侄女住茅草屋?茅草屋扛不住雨,咋还要住这破庙?”

苏远山脸上挂不住,脸色变得黑红黑红,把责任甩到王麦穗和苏老成身上,阴着脸说:“我家是二老做主。”朝看看,看锯木头那缺个人手,远离这群人去锯木头。

身后有人继续说

:“那也没有你这样当大伯的,这要是寒山回来,看到闺女子受罪,得跟你好好说道说道。”

苏远山本意是树立个爱护侄子侄女的好形象,没想到大家拿这件事来说,让他特别没面子,后悔来这帮忙,又不好甩袖子走人,只咬牙坚持。

第16章 搬家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