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
众人满心羡慕,尤其是青年的兄弟充满嫉妒之情,因为费老爷子单独把青年留了来。就因为一块破木头,费老爷子对他的印象就改观了?这怎。
费老爷子眯着眼睛,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个孙子,他这时才想到他心思缜密、行事沉稳、力超群,也许以给他机会试试。
他当即拟定文件,宣布支持青年的研发项目,并且把家族企业集团两家他很重视但盈利很差的公司交给他管理。
青年也想不到两百多块钱的木头有这样好的效果,他抹了把额头,真是太侥幸了。
“这块木头是正规渠道购买的吗?采挖崖柏是违法的。”拟好文件后,费老爷子问。
青年回答:“我是在网上买的,店主是山里人,在悬崖捡到的这块木头,仅此一块。”
费老爷子难得饶有兴致地让孙子打开苏慢的店铺查看,正巧苏慢上架了桑葚干和黄花菜,他看了介绍,问:“这种农家小店铺的果疏质量靠吗?”
青年回答:“大山没有污染,而且店主说她的蔬菜水果不用化肥农药,应该比咱家农场种植的还要好。”
费老爷子点了点头,他赶紧让孙子全部拍来,准备收到货之后把这些真正的有机果蔬跟他的老伙伴分享。
“有机蔬菜、水果卖这低的价格,我看店主又没多东西以卖,不知道她怎生活。我想尽我给她资金支持,以后她上架什东西,你安排人尽快拍来。”说完,费老爷子递给青年一张黑卡。
在几十年前另外一个时空的苏慢看着己的账,狠狠打了几个大喷嚏。
桑葚干三十元一斤,收到一百十元货款。黄花菜也全部卖,收到一百二十元货款。
账里一共还有三百零元。想了想,苏慢花了一百五十元买了五十斤大米,处理好外包装后藏进炕洞。
刚藏好,苏向南带着糖包一起回来。晚饭是春饼卷各种蔬菜,给苏向东留了一份在锅里,苏慢打开《建设月刊》,找左清明所说的征稿信息。
她不觉得己写作水平有多高,不过这征稿恰好是关于未来展望,写心目中几十年后的生活图景,体裁不限,稿费从优。
苏慢对稿费动心,而且她是
从几十年后来的,正好会写。
她先是把杂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熟悉杂志的风格,然后拿纸笔,虚拟一个几十年后的汽车制造厂的员工身份写短篇故事,以他的眼写几十年后的生活图景。
她身边,糖包正安静地翻看小人书,苏向南在写作业,看他写作业特难受,一会都坐不住,抓耳挠腮的。他抬起头看了会一动不动认真写字的苏慢说:“我真想跟二哥一样,不用上学。”
苏慢抬头瞥了他一眼:“马上一个月了吧,说好的你作业要九成正确率,达不到的话,你等我跟你算账。”
苏向南挠挠脑袋,嘿嘿笑了两声,低头写作业,不再说话。
苏向东九点多才回来,他把小麦扛进屋藏好,从锅里端了春饼,卷着土豆丝、黄瓜丝和生菜吃。
苏慢这时也差不多写完,她己很满意,通读两遍之后,想了想,把纸揉吧成一团扔进灶膛。她突然想到不太写实,她己穿书而来,也担心会有别人跟她有样的际遇,那她不就露馅了吗?
苏慢决定加大虚构力度,发挥想象,写得跟后世不一样。最后她写了三篇投递给版社,也没抱多大希望,不过这是后话。
第二天,苏慢起得很早,她要做二十斤蛋糕。用的是淘宝买来的面粉和鸡蛋,她对苏向东说面粉用的极,鸡蛋是跟左邻右舍买的,多亏苏向东对做蛋糕要用多材料没概念,苏慢也不让他看着,否则他极有发现破绽。
她做蛋糕的时候,苏向东就用别的锅灶做早饭。
做好蛋糕都放在案板上晾凉,苏慢她个就吃早饭,吃过早饭,苏慢留三斤留给人当零食,十五斤蛋糕准备拿去卖,剩两斤装进另外的白布袋,拉上糖包去了苏建党家。
上次苏慢去卖蛋糕时苏向东还在上工,以看着点糖包,现在他都去留糖包一人在生产队她不放心。
苏建党的妈也就是苏慢的大奶身体不好,不上工,整天在家,就拜托她看着点糖包。
安顿好糖包,苏慢跟着苏向东一起去磨面粉,然后去县里卖面粉。到了黑市,她把十五斤蛋糕都批发给了黑市头子,九毛一斤,一共卖了十三块五,她不嫌,这已经是比较快的套现方式。
面粉
也很受欢迎,他不费什劲卖完东西路过经销社买了一堆生活用品,脸盆、肥皂、毛巾、雪花膏、卫生纸、内衣裤、火柴,苏慢卖蛋糕的钱花了个精光。
接来的日子过得很平静,苏向东收小麦,苏慢淘洗小麦,两人一起去磨面粉卖面粉,顺带捎带些制蛋糕、麻花、绿豆糕批发给黑市头子。
到第十多天的时候,苏向东攒够本钱,还了五十元欠款,手里还剩五十多。苏慢手里也攒六十多块钱。
就在苏慢准备跟苏向东签个协议,赚到一百块就收手的时候,一天糖包从外面急急忙忙跑回来,汗津津的小手里紧紧攥张小纸条。
看到苏慢,赶紧张开小手,把被汗水打湿皱的纸条给她看。
苏慢摸摸糖包的脑袋,让她坐在树墩上休息,己小心翼翼打开纸条。
上面的字很简单:“不要再去,有人要举报。”
苏慢一眼就认那是陆原的字。他这是什意思,不要再去哪里?黑市?这些日子他除了去黑市没去什特别的地方。谁要举报他?谁跟他有这大的仇恨?陆原怎知道的?
脑子里有无数个问号,边想边做晚饭,吃过晚饭,兄妹三人在家呆着,苏慢等天慢慢转黑,准备去趟牛棚。
第24章 先手为强
到了牛棚之后,简单寒暄几句,苏慢问陆原到底是咋回事。接来,两人几乎无任何言语交流,陆原拿笔刷刷在纸上写着,很快写完交给苏慢看。
那是一段陆原无意中听到的对话,看完之后,苏慢明白了是怎回事,时心里有另外一个问号升起来。
谢过陆原,她把他写字的纸撕得粉碎,然后迅速离开牛棚。
这是周时芳和生产队记分员康巧云之间的对话。康巧云也是书里男主的爱慕者,因为苏慢跟齐修文走的近,对原主这个炮灰很不满。
那对话如果还原起来,是这样的。
周时芳把收音机和行车卖给别的知青之后,感觉卖亏了。她再想卖东西时就找到康巧云问以卖到哪里。康巧云说卖到黑市价格最高,以帮周时芳卖。
康巧云说:“我去黑市帮你卖金项链的时候你猜看到谁了,苏慢跟她大弟苏向东,他去黑市卖面
粉,而且据我偷偷跟踪,他去了好几次。”
周时芳:“投机倒把卖高价粮会破坏市场,妨碍物价稳定,跟我急需钱的时候去黑市换钱不一样。我是苏慢的朋友,真的为她着急,我不看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应该让她知道她的行为不对。”
康巧云非常嫉妒周时芳跟苏慢之间的感情,像周时芳这种大城市来的她高攀不上的人,不知道为什跟苏慢关系那好。她问:“你要提醒她吗?”
周时芳说:“苏慢非常固执,轻易不听人劝,我想最好是去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举报她倒卖粮食,这样她才认错改正。”
康巧云有些惊讶:“那她和她弟不就会被抓了吗?”
周时芳语气坚定:“没有更好的办法,我这也是为她好,以避免她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康巧云跃跃欲试:“要不我去吧。”她很希望看到苏慢被抓,也很想通过这件事结交周时芳。
苏慢想不明白,周时芳和康巧云怎搞在一起,按理说她应该是情敌,也想不明白,周时芳为什会针对她?在原主的记忆力,她俩的确是朋友,像是亲姐妹的朋友。
苏慢很快回到家里,觉得这事很难办,一边是有人要去举报,一边是不到黄河不死心非要倒卖粮食养家糊的弟弟。
按书里所写,即便没有人举报,红袖章也会去抓人。只要苏向东去黑市,他就会有这一劫。
她让苏向南带着糖包去大街上人多的地方乘凉,把院门屋门都关好,跟苏向东说这件事。
“算上我的稿费,加上这段时间去黑市的钱,咱俩手头加起来有一百多,支撑好一阵,不用再去黑市卖面粉。再说以后收的麦子越来越,不如现在就停。”苏慢劝说他。
“我想趁着还收麦子多收点多卖点,再过段时间大家手头想要售的小麦卖完,就真收不到了。”苏向东有己的计划。
苏慢说:“有人要举报我,是周时芳,她是针对我来的,对我非常不利。”
苏向东瞄了瞄他藏在墙角被子的小麦,都是淘洗过的,不多,有十斤,他很纠结,舍不得己吃。他沉默了好几分钟说:“好,那我不去了,这些就留着己吃。”
苏慢相信他不会再去,马上把苏向南跟糖包找回来,立刻就睡,第二天还有事。
次日,他早起,苏慢蒸了五斤蛋糕,三斤留着己吃,两斤装进白布袋,带上糖包去苏建党家,拜托苏建党妈也就是苏慢大奶看着点糖包。接着他马上去县城,她要先手为强,先举报康巧云和周时芳。两人去了设立在县委的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
她没有己做这件事,而是找了个在附近玩耍的小男孩。她从袋里抓一把奶糖递到小男孩手里说:“不帮姐姐做件事,把一封信交给办公室里的叔叔、阿姨?”
小男孩看着特别机灵,睁着大眼睛看着她,觉得姐姐长得好好看,说话声音也温柔,再看看手心里的奶糖,水都要流来,连忙点了点头。
苏慢把举报信交给他,指了指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门说:“真是乖孩子,去吧。”
她看着小男孩蹦蹦跳跳地进了县委大院,进了办公室,不足一分钟就来,这时手里的信已经没了。
苏慢满意离开,拉着苏向东往回走,顺路还去菜市场买了两个大猪肘子。
半个小时后,康巧云来到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
走进办公室,她对接待她的女志说:“我要举报,有人投机倒把。”
女志打量来人,一眼就看到她眉心的黑痣,问道:“请问,你是康巧云?”
康巧云疑惑:“你怎认识我?”难道是熟人?认识的话就更好办了。她赶紧我介绍:“我是大柳树公社的康巧云,你是哪位?我认识?”
女志心生厌恶,竟然敢跟她套近乎,她紧皱眉头说:“康巧云,投机倒把分子,你也太抬举己了,我会认识你?有人举报你投机倒把,现在就请你把事情经过如实交代。”举报信上说得清楚,康巧云眉心有颗黑痣,在黑市倒卖黄金,这几天就要到这里来。
康巧云一就懵了,她是来举报的,怎还被人举报了,那天她帮周时芳卖金项链,除了交易对象,明明没有外人看到。她赶紧分辨:“志,你肯定搞错了,我家三代贫农,怎会做投机倒把的事情,我真是来举报的。”
女志猛地拍了桌子:“你要对犯罪事实不清楚的话我告诉你,你到黑市倒卖
金项链,那条项链是周时芳的,对不对?怎,还要我说得更详细吗?”其实,更详细的她也不知道,举报信上没写。
女志威胁道:“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希望你尽详细地交代倒卖经过,具体金额。”
康巧云低头,不承认,绝对不承认,她竭力否认:“志,你肯定搞错了。”又没抓现行,他肯定拿她没办法,还不是审问几句就放她走!
就在这时,另外两名工作人员抓了一名男子回来,那男子见到她,马上指认:“就是她,她卖给我一条金项链。”指认跟他交易的人帮他减轻罪责,他也是没办法,上有老有小,全家都指望他。
康巧云装无辜:“你胡说八道,我不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