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七章 不地道

千颜不解,“那和我有什么关系?怎么会选上我呢?”

海公公耐心解释,“今年各地选送出来的姑娘,资质欠佳,神女娘娘不满意,皇上吩咐礼部和司天监重新选择资质上佳的姑娘封为天女。”

原来是这样,千颜眉梢一挑,了然道:“然后就正好选到我了?”

“姑娘乃有福之人。”海公公有些佩服镜月姑娘的定力和通透,“是按照神女娘娘的意思选的,因上善若水,故而侍神之人要五行多水,聪慧剔透,还需闰年闰月生,万里挑一,命格占紫薇星座中的天魁和文昌两大吉祥星。”

司天监是在国师的协助下才筛选出这些条件,最后户部根据这些条件,数百名官员足足找了三日,才在浩如烟海的户籍册中正好找到了符合条件的镜月千颜。

原来如此,千颜懒洋洋重新半躺下去,“据我所知,天女是要在神女娘娘面前立誓终身不嫁,可我已经是皇上钦定的南陵世子妃了。”

海公公出宫的时候就知道这趟差事不轻松,以他人精的眼光来分辨,这位镜月姑娘可不是好糊弄的主,干笑两声,“话虽如此,可神女娘娘是大越的福星,大越自建国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还不是托了神女娘娘的福吗?如今姑娘入了神女娘娘的法眼,那是天大的福气。”

青黛实在听不下去了,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可巧不巧就选到了自家姑娘?冷着脸道:“我家小姐和世子有婚约,再说,符合这条件的,未必只有我家小姐一人吧?”

“这位姑娘言之有理,咱家也这么认为,但户部兴师动众数百人日夜不休,查找的结果就只有镜月姑娘一人,这也不正说明镜月姑娘和神女有缘吗?”

这缘分谁爱要谁拿去?千颜故作不知,“皇上什么意思?”

海公公笑道:“这是大事,自然是让镜月大将军决策了,虽然皇上已经下旨赐婚,但神女娘娘好不容易碰到合心意的天女,也是万万不可怠慢的。”

说到这里,意思已经相当明显,那就是世子妃虽然重要,但除了你之外,还有数不清的女人想当南陵世子妃,但如今神女娘娘就看上了你一个,你说该怎么办?

青黛和沉香想不到皇上亲口允诺而且赐了圣旨的婚事,居然还有反水的?再后知后觉,也能察觉出其中的蹊跷了。

千颜明白了,这一出天女之选,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主动提出为神女娘娘奉献一生,有了这个可歌可泣冠冕堂皇的理由,皇上就不得不忍痛解除自己和赵霆的婚事,果然打得好算盘,里子面子都有了。

偏偏千颜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也没有为大越国的万千子民奉献终身的博大情怀,大越国万千子民又不是她的,她又不是圣母。

海公公见千颜如此淡定,有些意外,往年也有被选为天女的姑娘当场晕过去的,今年那些被赐贞节牌坊的姑娘,也齐刷刷昏倒不少,可是,这位本来有着锦绣前程的镜月姑娘,听闻这样的噩耗,竟不急不恼。

其实,连海公公心底都觉得皇上这事做得不地道,人家姑娘都已经赐婚了,还把主意打到人家头上?

不过跟随皇上多年的海公公知道太后对于皇上的巨大影响力,也只能摇头叹息。

这种断人前程的缺德事,自己还要以喜讯来报,海公公自己都觉得这招够损,幸好在宫里历练多年,城府超乎寻常,没将自己对皇上的不认同表现出分毫。

若是镜月姑娘识趣,乖乖地接了天女的册封,再上书一封,甘愿为了大越百姓侍奉神女娘娘,一切就皆大欢喜,问题是,这镜月姑娘也不是这么好拿捏的主儿啊。

本来以为还要破费一番周折的海公公,没想到镜月千颜悠然道:“既然与神女娘娘这么有缘,那去见她一面如何?”

“这…?”海公公沉吟片刻,只有接受册封成为天女之后,才能进入神女庙,不过这一进去,除非死,永远都出不来了。

“怎么?”千颜似笑非笑,“神女娘娘选中了我,也该想知道我长什么样吧?”

这么大的事,海公公可做不了主,“这事要经过皇上的首肯才行。”

“那就去吧,我在这里等着,反正我有的是时间。”千颜漫不经心道。

她笃定,皇上一定会同意的,毕竟接下来要她做的,是牺牲终身,让含苞待放的少女终生不嫁,亏他们想得出来?

若是心甘情愿也就罢了,问题是,被逼着终身不嫁,恐怕神女娘娘也被伺候得不舒畅。

人家神女娘娘当初也未必有这个意思,倒是大越国的先祖自作多情,大越自建国以来,也不知道多少妙龄少女如花的青春年华都葬送在那寂寞孤独中。

海公公暗示身边一个小太监去宫里回话,小太监一溜烟跑了,千颜扫了一眼小太监离开的身影,唇角勾出一抹冷笑。

海棠别馆的阳光温柔,反正她不急,现在要急的人也不会是她。

倒是海公公,面对几个丫头的怒目相视,满腹委屈,这主意又不是他出的,现在成了皇上的替罪羔羊,不过这不是也是奴才的本分吗?

等待的这段时间很难熬,还好海公公定力深,不过这个皇上面前的大红人,没想到到了海棠别馆连杯茶都没有讨到,完全没有皇上身边大太监的高规格待遇,不过一想到自己肩负的缺德差事,就没有了怨气。

等了足足一个时辰,小太监终于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果然如千颜所料,皇上同意了。

“小姐真要去那里?”青黛不无担忧,今天这事刷新了对皇上的认知。

千颜淡笑,“我也想瞻仰神女娘娘的风仪。”

神女庙建得气派威严,虽已时隔多年,但因为每年投入大笔银两用于保养和修缮,门口的装饰壁画依然光洁辉煌如新。

这里庄严肃穆,十分静寂,神女庙的孙管事出来迎接,她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目光清淡,表情冷漠,并没有侍候神佛多年的慈悲柔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