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紧急救援
北京战区防化营驻地距北京市区六十公里。中校营长是一位典型的北京男人,胆大心细、敬业是这位营长的特点。当他接到北京战区司令员全营紧急出动,参与遭到中子弹攻击的中关村地区救援命令时,强压下心中的愤怒,发出全营出动,执行人员密集区核爆救援的命令。防核化作战是我军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全面开始的一项军事任务。那时中国人民受到来至苏联和美国的核威胁,全军集中了一批专家、学者和年青的有知识的军队骨干,从零开始研究核爆炸对人员伤害机理,开展了防御办法,探测、救助、防护、医疗、防扩散等等一系列问题探索。从设备、仪器、材料、药品、服装这些硬件,到组织形式、防御、抢救技能、设备、物质药品的使用方法等软件都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开发、生产、训练。发展到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每一个战区都有一个防化营,专门从事核、生化、化学防御工作,并在物质、设备、仪器、防护服、药品上装备齐全,人员训练有素,是一支在受到核攻击后的救援中,能赖以依靠的战斗力强,行动快的部队。全营官兵接到命令后,各连、排、班,到每一名战士都迅速地按照平时训练得滚瓜烂熟的程序,立即开始了核救援行动的准备。官兵们各自按照自己的工作性,有的奔向仓库,有的跑向营房,有的冲向相关车辆。
营指挥部里营长、教导员、副营长、营参谋长、各连连长、指导员在召开战前会。营长:“同志们战区司令员亲自命令我营立即出动,前往北京市中关村一带的核爆救援抢险。中关村地区受到了日军一枚两万吨级的中子弹轰炸。那是我们国家科技精英的高密集区,国宝级的专家大有人在。所以,我们必须力争抢救活每一个人。现在分派任务。一连负责北京大学,二连负责清华大学,三连负责中科院,四连负责地区面上的救援。医务连四个排分别配属各连行动。各连在行车途中向战区司令部索要重点抢救人员的具体情况,一定要以最大的努力,保护抢救好重点人员,同时兼顾全面。警卫排负责街面交通,治安,对刑事犯罪行为要果断制止,凡暴力犯罪可以开枪制止。出发。”
数百名精干的,经长期专业训练的年青军人在有序地准备工作下,全营防化官兵于十分钟后,驾驶着他们防核化的专用汽车,冲出营房大门。同一时间,沈阳、济南、成都、兰州战区所属的防化营全体官兵,也驾着各自的专用车辆,冲出大门,向指定集结的机场奔去。他们都接到了空运北京、上海参加核爆救援任务。
防化营营长在第一辆车上登录北京战区网站,他要收录重点抢救对象的资料。车上的驾驶员在我军专用的数字地图上输入目的地名称,很快一条快捷的行军线路图出现在显示屏上。他按照地图所示绝尘而去,沿途北京军区预备役部队已经为防化营车队腾空了路面,整个车队以一百一十码的速度,飞向中关村,飞向那些急需救援的人们。
车队经首都机场高速公路进入北京城区,在东四环路口下高速,沿北四环路直奔中关村。路途中官兵们穿上了防核辐射的专用防护服。防护服与外界完全隔离,靠自带氧气呼吸。时间一久人体蒸发的汗水就顺着皮肤向下流,最后集中在脚下。人体散发的热量大部分集中在防护服内,潮湿闷热使里面的人非常难受,没有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的人,很难坚持穿上二十分钟,穿上这套防核辐射服装,除了人体感到特别难受,还因为防护服的自重和里面的潮热高温,人的体力消耗非常大,时间过久甚至会因为高温出汗,造成人体脱水休克。但是核爆现场的悲惨情境,受到核辐射严重伤害的同胞们那一声声、一片片的哀嚎声,使他们根本就顾不上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安危,全身心地长时间投入救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