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
苏向东瞄了一眼桌子上炒得黑乎乎的茄子,一定苏向南之手,看着就没胃,他说:“你饿不,要不等我做红烧鱼吃?”
没人愿意把鱼留到晚上,苏慢他三个马上意现在就吃鱼的提议。其实苏慢也觉得苏向南的黑暗料理会很难吃,不过不忍心打消他的积极性,也没说再炒个菜什的。
她问:“你来做鱼?要不我来做?”她担心苏向东糟践东西。
苏向东手脚麻利地刮着鱼鳞:“我做吧,以后我尽量多做点活,减轻你的负担。”
把鱼清理好后开始炖鱼,平时勤俭持家特别怕家里没钱花过日子特别仔细的苏向东难得舀了多半勺油放到大锅里,把鱼的两面煎得金黄,加入热水炖煮。
苏向东的手艺还真不错,鱼肉又香又嫩,浓稠的褐色汤汁味道鲜浓。苏慢把鱼肚子上的肉都夹给糖包说:“最香的肉给小糖包吃。”
吃到美味的食物,苏向东的心情好了点,终于像想起什似的问:“咱爸会不会跟姚伯伯一样去劳改了?”
苏向南惊得差点跳起来:“啥,咱爸去劳改了?投机倒把被抓,然后被送去劳改?他要真是这样的人我都不愿意认他了,不过活着总比死了强。”在苏向南的心里,劳改犯都是坏人。
“苏向南,我建议你说点话,省得被鱼刺扎到。”苏慢说。她本来也有这样的考虑,不过思索之后,她觉得不太,说:“他跟姚伯伯不一样,他之前还借了钱,肯定是急需用钱才会借吧。不过姚伯母说姚伯伯来找过我,不知道找我什事,希望他的身体尽快好起来。”
苏向南刚咽一大鱼肉,马上接话:“那姚伯伯的身体要是好不起来嗝屁了怎办?”
这正是苏慢和苏向东担心的,两人都不愿意说来。
“闭嘴,苏向南,你以后吃饭的时候别说话。”苏慢说。
转眼又是一个星期,这天中午吃过午饭,苏向南特积极地背起书包说:“我去上学了。”
苏慢疑惑地看着他的背影,他从来都是磨磨蹭蹭的,上学从来没这积极过。他不会要去池塘洗澡吧,夏天很多半大小子去那洗澡,池塘底有淤泥很危险,苏慢已经明令禁止他这样做。
正准备跟踪
他,有个在公社小学上学的孩子来找苏慢说:“姐,老师说让苏向南家长去学校一趟。”
第30章 我家的钱
怪不得这小子溜这快,原来是老师叫家长。
苏慢问:“苏向南在学校犯啥事了?”
那孩子叫小豆,摇了摇头说不知道。苏慢拿块奶糖哄他:“小豆,苏向南在学校有啥表现,有没有听老师话,跟谁打架,有没有跟爱调皮捣蛋的孩子交朋友,你听说了就来告诉我,你告诉我这些就有奖励。”
小豆眼睛冒光,很高兴地把奶糖攥在手心里说:“姐,我一定多留意他,有啥情况都来告诉你。”
苏慢也很满意收这个眼线,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带着糖包去公社小学。
苏向南的班主任刘老师见到苏慢并未惊讶,他知道他家的家庭状况。过了一会,又有三位家长陆续来到。
苏慢疑惑地问:“刘老师,苏向南跟人打架了?”他脸上身上并未挂彩。
刘老师板着脸说:“这事比打架更恶劣。”
另外三个家长比苏慢更不淡定,纷纷问:“刘老师,我家孩子这是咋了,犯啥事了?”
刘老师打开办公室门,叫了个学生,让他把苏向南跟另外三个学生叫来。
人来得倒是很快,那三个学生也是站没站相,吊郎当的,跟苏向南基本是一路人。
苏向南一看到苏慢,跟老鼠见了猫似的,立刻很觉地把头低去。
刘老师把个作业本扔桌子上说:“苏向南,你把作业本翻开,然后说说你犯了什错。”
翻开作业本,苏向南垂着头说:“我帮他几个写作业了。”
苏慢一看那个数学作业本,果然都是苏向南的字迹,一样的答案,一样鲜红的叉和勾。怪不得最近他那积极地写作业,还写那长时间。
刘老师挑眉:“你帮他写作业?”他把“帮”字咬得很重。
苏向南小声说:“我收费了。”
原来是这回事,苏慢差点笑声来,收费给写作业,看来苏向南挺有经济头脑,不过他脸皮真厚,己成绩也不好,写的作业错误百还好意思收费给别人写。
那几个花钱找人写作
业的孩子没找对乙方。
一听到家孩子花钱请人写作业,那三个家长气得几乎跳脚,马上开骂。
“啥,我花钱让你上学,你还敢花钱找人写作业?”
“钱是哪里来的,是不是偷家里钱了?”
“你这怂孩崽子,看我不揍死你。”
看那三个家长火气比他都大,马上就要把家孩子揪过来暴揍一顿。刘老师的态度缓和一些,连忙阻止他:“你都冷静一些。”接着,他把苏向南他个骂了个狗血喷头。
“你个,知道家里供你上学有多辛苦不?尤其是你,苏向南,你姐拉扯你三个弟妹,她年纪也不大,多不容易!”
苏慢:……该不会是头上这纱布太唬人了吧,刘老师,其实我还挺容易的。
骂够了之后,刘老师让苏向南把钱退还给三个学生。
苏慢推了苏向南一把:“钱还有不?”
收费给人写作业,苏慢觉得问题不大,关键在于他需要钱做什,钱哪里去了?
苏向南从贴身袋里拿一个小纸包,里面整整齐齐是十枚一分钱的硬币,他把硬币分成三份,退给三个学生。
苏慢看到他虔诚的神情和动作都惊了,要是苏向东这样做她还相信,这是大大咧咧的苏向南,就算钱是好东西,他也不会收得这样仔细。
见他态度特别好,刘老师语气柔和来:“苏向南,你收这些钱准备做什?”
苏慢比刘老师更好奇。
苏向南认真地说:“刘老师,读书使人进步,我成绩不好,在课堂上已经很努力地学习。我还想攒钱买点课外书看,多学点知识,做个有文化的人。”
苏慢:……这还是苏向南吗?多学点知识,做个有文化的人,真是本年度最好笑的笑话。与看书相比,他更愿意搭鸡窝,地,干各种体力活。
只是他说的特别诚恳,深深打动了刘老师。刘老师情绪翻涌,感动到说不话来,沉默一会说:“想不到你有这样一颗追求进步的心。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书老师以借给你。”
另外三个家长走后,刘老师特意把苏向南留,借了他几本书,有科普书、作文书,他说:“看完了跟我来换别的书
。”
苏向南很乖巧地接过书,鞠躬感谢:“谢谢刘老师,我一定把这些书好好看完。”
这小子真装啊,苏慢敢保证他连翻都不会翻。
刘老师对苏向南的印象大为改观,对苏慢说:“只要苏向南追求进步,我会给他开小灶,好好培养他。”
苏向南怎就遇到这好的老师了呢,苏慢真心实意的感动,感谢刘老师之后她带着糖包离开学校。
傍晚放学回家,苏向南比以前乖,先是捡了点柴,然后去炭窑那查看一番,回来后瞄了苏慢几眼,就坐在桌边写作业。
姐姐在学校里并未训斥他,苏向南怕她要在家里收拾他,所以就主动表现好点争取宽大处理。
苏慢哪不知道苏向南在想什,正在做韭菜鸭蛋馅包子,面已经发好,馅拌好,就等着包。
见苏向南坐来写作业,她坐到他旁边,揪住他的耳朵说:“苏向南,你真行啊,没那耐还敢接活挣钱。我要是把作业写成那样都没脸给别人写,你说实话,你准备拿钱做什,你别说什买课外书,刘老师听不来你是编瞎话我还听不来,我都把你说的这话当笑话听。”
苏向南往一边偏头,嘴里吸气:“别揪了,再揪耳朵要像猪八戒了。”
苏慢放开手:“说吧。”
苏向南揉着耳朵,犹豫了一会说:“我听说有个中医治各种疑难杂症,我想攒点钱去给糖包看看,说不定糖包治好,她就又说话了。”
苏慢沉默,想不到苏向南平时看着对啥都满不在乎的样子有这份心。
正在水井边打水的苏向东听到这话也停手中的活计,朝这边看过来。
糖包正在喂鸡喂鹅,听说她的事情,仰着小脸听着,爬到苏向南膝盖上,乖巧地听着哥哥姐姐说话。
苏慢问:“你一分钱一分钱的攒,准备攒多钱,攒到啥时候?攒一年有一块?”她拍拍苏向南的肩膀,“你得好好学习,像你跟刘老师说的,做个有文化的人,才多赚钱。”顿了顿,她接着说,“再说糖包不说话不是因为身体问题,她是心理问题才不说话,看大夫也没用。”
这年头应该没有心理医生吧。
苏向南并不气馁:“那
也要试试。”
苏慢看了苏向东一眼,沉默两秒后问苏向南:“那个中医在哪,等周日的时候我一块去看看。”
周日一大早,人吃过早饭,把家里的事情忙完,苏向东开拖拉机,苏慢三人坐在拖拉机车斗里,一起朝大槐树生产队发。
糖包觉得坐拖拉机特别新鲜,坐在苏慢怀里,兴奋得小脸通红。
苏向南不愿意老老实实坐着,一会站起来迎风站着,一会想要跳车坐到驾驶座去,苏慢怕危险呵斥他好好坐着。
路程并不远,十多里地,苏向南所说的中医就在大槐树生产队的卫生点,估计确实是比别的生产队的村医强,因为苏慢他前面还排了两个慕名而来的病人。
轮到他,老中医先给糖包做了最基本的检查,然后问糖包突然不说话的原因。
苏慢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一些信息,但她不知道具体情况,就跟苏向南说:“你跟大夫说。”
苏向南的记忆特别清晰,把事情经过原原本本说了一遍,然后说:“从发过高烧后,糖包就不愿意开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