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孤军
“国民革命军四川边防军第四师?”康丹先是疑惑地读着那迎风招展着的大旗上的十三个大字,紧紧一刻的迷惘之后,便是突然又跳跃起来,道:“是兵!是兵啊!有大队的兵来啦!救命啊!救命啊!”
见着有人招手,那一大队兵里便是随即分出一小队来,一路小跑,朝着这片废墟飞奔而来。
带队而来的是一个年轻军官,长得高大英俊,配着一身笔直挺拔的制服,更加显得气质非凡。
“这里面有人吗?”那人见着康丹,便是认真问道。
“有,有,有。”康丹连忙答道。
“在哪边?看得到吗?”那年轻军官又问。
“在里面,看不到。”康丹说。
“那他该还有力气说话吧,不然这么一大片废墟,我们该到哪里去挖?”那年轻军官往前又走了走,站在了废墟跟前,眉头紧锁,这里虽是以木结构为主,但是坍塌的太过厉害,想来该是没有什么人幸存了才对。
“我叫他不答应。”康丹又说。
“那他已经死了,节哀顺变吧,我们快去其他地方。”那年轻军官闻言叹了口气,扬手招了招,示意随人集合,赶往其他地方。
康丹见状立即便是着了慌,急忙拦住那个军官,道:“不会的,不会的,我们家小王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他不会死的,不会死的!”
“小王?”那人闻言愣了一下,而后停下脚步,望了康丹一会儿,道:“你是九黎寨的人?”
“是!是!”康丹连忙答应道。
那人听了眉头微皱,而后又问:“埋在里面的是九黎寨的小王子?”
“对对!大人你只要救出了我们家小王,大王那里一定会重重感谢你的!”康丹恳求道。
那年轻军官听闻沉吟道:“听说当今九黎王只有一个独子。”
“是是!”康丹说,“就是我们小王殿下!”
那年轻军官听了又朝那废墟处走了走,仔细地看了看,又拿过一把铁锹顺着一块断裂的石柱敲了一敲,声音传播开去,而里面却是没有随后传来一丝回音。
那年轻军官微皱眉头,又叹了一口气,而后伸手招过一个士兵小声吩咐道:“虽然幸存的希望渺茫,但是事关民族关系,你们班全班留下来,即使是只能找到遗体也是好的。明白了没有?”
“明白!”那士兵闻言双腿并拢,高叫一声,朝他端端正正地敬了一礼。
“其他人跟我走!”说完,那年轻军官轻轻拍了拍康丹的肩膀,而后带队跑步离去。
这个年轻人即是那四川边防军副总司令周炳德的长子周来。
这周来年方二十三岁,正是激扬文字、意气风发的年纪。现在军中任上校团长。虽说其在川军之中混迹难免是要受到其父璀璨光环的庇佑,但是,但就其作战之骁勇多谋来说,亦算是对得起自己的那两块肩章了。
周来为人多有其父周炳德的风范,喜斗好战的同时亦是体贴辖区百姓,严于律己、志向远大,从不曾因为恃强凌弱而失了自己的身份,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民间都是有着良好的口碑。这一点,与他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倒是区别明显。就连家中杂役奴仆也都是爱戴大公子而畏惧二公子。
此番灌兜山地震撼动巴蜀,震中地区更是废墟一片。更兼山石滚落之后交通堵塞,赶来救灾的边防军与这群山峭壁之中更是举步维艰!个别地方余震还没有停息,山顶上随时都有可能滚落的碎石,时时刻刻威胁着在山间开路跋涉的将士们的生命。
清泉镇乃是周来的祖籍所在,虽说他几乎是没有来过几次这个地方,但毕竟桑梓之情仍在,于是乎,便是主动请缨,带领本部一千有余的人马,脱离了滞留的大部队,翻山越岭,于艰难险阻处寻路,冒险摸了过来。
一路上自然是难免有不少士兵牺牲伤亡,不过所幸赶到这里时还不算太晚。
中央军往各地空投下去的带电台的先遣人员已经初步将受灾情况发了回去,属这里受灾最重。
“我已经让李参谋带着人往镇中心赶了,那里人口相对要密集一些,我们去寻找本地幸存的政府人员,具体了解一下受灾情况,也好相应地作出一些安排和部属。”周来对着身边的一名中尉军衔的精壮男子说。
“嗯!”那男子闻言点了点头,而后又朝着身后跟着的八九个士兵挥了挥手手,道:“兄弟们!快些跑啊!”
“另外。”周来一边小跑一边又是开口语气颇为忧虑地说,“弱弟近来刚好在这清泉镇的老宅之中,我记得你也来过吧。不过现在看来,此地受灾最重,吉凶难测,我真是很为其担心。”
“这么不巧?”那精装男子先是开口惊呼一声,而后又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朗声道,“不过请团长放心,属下一定替您找到二公子,完好无损地给您带回来!”
“嗯。”周来似是略微宽心了一点,而后又道,“这件事既是公事又是私事,那就拜托你了。事不宜迟,让王排长陪着我去寻找政府人员就可以了,其他人你都带走吧。”
“是!请团长放心!”说完,那人朝后又招了招手,朗声唤道:“所有人跟我来!”而后便是朝着另一个方向小跑而去。
这周来虽是对他的弟弟很有恨铁不成钢之意,但毕竟是长兄如父,如何也不会愿意他哪怕出一点意外。
地震发生时,胡三民正准备召集自己的幕僚们于那镇中的礼堂开会,因为自己是领导,所以自然要去的晚些,正因如此,反倒是躲过了一劫。
镇政府的公务人员损失逾半,维持秩序的警察机构也瞬间溃散下来。灾民们各自为战,难以有效地组织起来抢救那些人口聚集场所的伤员。
所幸的是胡三民长久主政此地,又是励精图治,从不压榨百姓,由是在民众心中威望不低,最后多多少少也组织了一批人手,将这镇中各处剩存的食物干粮征集了起来以供之后统一调度。
勉强支撑了一天,派出去求援的人又杳无音讯,面对着这一望无际的断壁残垣,胡三民再次陷入了无比的紧张忧虑之中。
“镇长!镇长!革命军来了!”正在胡三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衣衫破烂的年轻人忽是跑了过来,高兴地叫道。
“这回是几个人?”胡三民问。
“黑压压的一片,足足有几千人马!”那人说。
“真的?你看清了吗?”胡三民眉头紧皱,目光严肃,直盯着那个年轻人,好像生怕他欺骗自己似的。
“真的!我看的明明白白,那个带队的长官还在四处找你呢!”那年轻人说。
“呼!终于有救了!快带我去!”说完,胡三民长吁了一口气,伸手示意一下让那人带路,然后急匆匆地跟了上去。
“长官!可把你们给盼来了啊!”胡三民方一见到周来便是走上前去,紧紧地握住了他的双手狠狠地摆动。
“周某惭愧,让大家久等了。”周来说。
“不不,不不,来的及时,来的及时。”胡三民连连说道。
周来放开了他的手,重又朝着这片偌大废墟的另一边极目望去,只见得断壁残垣横亘其中,骄阳之下,一片烟熏火燎的痕迹,就好像是那往昔记忆中的战场。不,这远比战场要残酷的多。没有哪方敌人会忍心制造出这么一个一望无际的废墟。
“具体各处情况怎么样?”周来张口问。
“如您所见,居民房舍大多损坏,极少数房舍没有坍塌,却也是倾斜严重。人民十有三四被掩埋其中,尚有大量的被困人员急需我们去援救。”胡三民望着他,神情凄然。
“食物呢?还有多少食物储备?“周来又问道,在他看来,此地于世断绝,外界援助难以有效供给,倘若是没有足够的粮食的话,必然是不能长久的。
“镇中唯一的一口井已经让坍塌的房舍给掩盖住了,抢救下来的食物亦是十分有限,我已经将它们聚集起来统一调度了。”胡三民说。
“能坚持几天?”周来又问。
“顶多还能坚持三天。”胡三民紧紧地皱着眉头说。
“这样的话,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将幸存的群众转移出去才行,不能再多做耽搁了。”周来垂首想来想去,终究是这样决定下来。
“什么?转移到哪里?什么时候?”胡三民旋即疑惑地问。
“转移到其他有吃又有喝的地方,越快越好,今晚就出发吧。”周来说。
“什么?我们的很多镇民都还被埋在地下呢!你要我们自己离开吗?那他们怎么办!”胡三民听了竟是略微激动。
“我的兵大部分都会被安排在这里继续救人的,可是你们必须迅速离开这儿,否则你们会陪他们一块儿死的n活饿死!”周来厉声警告道。
“我们随身携带的干粮还会再分给你们一些,我会再分出一点人,带你们从这山上翻过去,路途艰辛,可能有些人会受不了,总之能出去多少人是多少人吧。”二人之间沉默片刻之后,周来又是开口补充道。